• 21.00 KB
  • 2022-12-31 13:31:22 发布

中班美术教学反思《五指歌》.doc

  • 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中班美术教学反思《五指歌》活动目标:1、借助图片和情境性的动作,逐步理解并记忆歌词.2、能清晰地演唱歌曲中的象声词并正确空出休止符处的音值.3.关于活动的准备,我一直觉得一个活动是否能成功,充分的准备很重要。一开始,我是想将五段歌词出示相应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我的图谱,后来我想何不就直接画一只手,在其相对应的手指上贴上相应的人,更形象更容易记忆。并在活动前做了知识经验的准备,让幼儿了解自己的手指,名称,各手指的特点等等。4.活动中,我充分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的关键。首先叫教师翘起大拇指,并提问“你觉得大拇指像你家里的谁?(爸爸),在爸爸旁边的会是谁?(妈妈)个子最高的又会是谁?(哥哥)哥哥旁边的?(姐姐)小拇指又会是家里的谁?(我),图谱和手指一一对应,接着由教师清唱歌曲,让幼儿听听他们分别在干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简单画上符号。5.本次活动的学唱歌曲环节,我没有刻意的去教,有了前面一系列的铺垫,加上教师有表情地演唱和夸张的动作来进行示范。在唱第二遍的时候,幼儿就很自然的跟随着我做手指 的动作,嘴里也开始跟唱。可见,通过老师的示范孩子们得到了最直观的知识。我和孩子们边唱边游戏,在玩中就掌握了歌曲,而且他们还乐此不疲。这一过程的设计符合幼儿的特点。在此环节中,我较多地考虑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了轮唱,对唱,表演唱等的形式演唱歌曲,如教师和幼儿轮唱唱,幼儿和幼儿对唱,既提高了幼儿对歌曲表演的兴趣,又发展了音乐表现力。让枯燥平淡的歌唱教学变得生动活泼,组织形式丰富多样。存在不足:少数年龄较小幼儿节奏不稳,欠准确,教师在以后多组织幼儿进行节奏练习,培养幼儿的节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