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80 KB
  • 2022-12-31 13:30:54 发布

【教案】二年级童谣教案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1.我爱祖国好妈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童谣,激发对祖国的情感。2.感受祖国悠久的历史文明和蓬勃的发展,激发孩子们爱祖国,为祖国骄傲、自豪之情。【教学重难点】重点:初读童谣,了解童谣大意;通过诵读,体会童谣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背会。难点:将优美的诗句通过积极的体会、想象转化为对祖国的全新认识,激发学生对祖国澎湃的爱。【教学准备】搜集有关赞美祖国的歌曲。【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由“爱”导入,激起爱国之情,揭示课题师:孩子们,今天,老师要为你们带来什么礼物呢?猜猜吧!我想起了一个字“爱”,就将这个“爱”字送给你们吧!师:就让我们再次面对这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大声地说一句——我们爱祖国!师:孩子们,让我们走进童谣《我们爱祖国好妈妈》,尽情抒发自己对祖国的那份爱吧!(板书课题,生读)二、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三、初读诗歌,检查预习1.检查预习情况,读童谣。2.指导朗读。(1)抽学生分小节朗读。(2)学生评价,主要引导从字音方面评。3.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让学生找出“这首童谣是围绕哪句展开的”,并勾画出。(2)师:这首童谣分成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什么是祖国?”第二部分是“什么是对祖国的爱?”四、精读诗歌,情感交流师:下面让我们也围绕这两句诗句深入学习诗歌,感受作者的情感,激荡起我们心中的情感。(一)什么是祖国?(第1~4节)师:先来学习第一部分“什么是祖国”。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谣,倾听作者的述说。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页,共6页----------------------- 1.邀请男生读第一部分1~4诗节(分组读)。2.根据学生情况,相机教学。师:孩子们找到让你备受感动的小节了吗?将这小节读出来跟大家分享吧!第2节(师范读)(1)教师范读,学生品味。(2)让学生谈体会。(3)喜欢这小节的学生再溶入情感朗读或看图片试着背诵。第3节(个别读)(1)抽学生朗读。(2)抓住喜欢的谈感受。(3)教师相机补充相关的知识点,帮助理解童谣。(4)引导朗读或背诵这小节。第4节(评价读)(1)抽学生朗读。(2)让读这小节的学生说说喜欢这小节的原因,教师及时补充总结。(3)理解后,学生再读这小节,并试着自我评价前后两次朗读,再谈体会。(4)想读这小节的学生再读,将自己的理解融入读中去。3.总结。①师:听到你们心中的答案,我也想把我心中的答案与你们分享,祖国在我们心中就是——②反复朗读“祖国是我们心中的一首爱之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二)什么是对祖国的爱?1.邀请女生读(分组读)。2.根据学生情况,相机教学。师:来读读这一部分中你们最喜欢的小节吧!(挑战读)抽学生朗读,邀请挑战者挑战读。(分组读)(1)邀请两个组的学生,分组朗读。(2)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回忆平时自己做过哪些爱国的举动?(3)再次回归到朗读中去,深情表达对祖国的爱。五、拓展,升华情感1.选择喜欢的方式表达“爱”。(1)到台前深情地朗读或背诵童谣中喜欢的小节;(2)表演歌唱赞美祖国的歌曲,用歌声唱出对祖国的爱;2.总结。师:什么是祖国?什么又是对祖国的爱?这将是我们用生命去努力诠释的一首不灭的爱之歌!此时,就将我们对祖国的爱融入读课题的声音中。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2页,共6页----------------------- 2.我的中国梦教学目标:1、鼓励学生畅谈梦想,认识梦想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引导学生确立梦想。2、联系“我的梦”认识“中国梦”,明白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是紧密相连的,引导学生增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激发爱国之情。3、通过实践活动,初步理解实现梦想需要坚持,需要努力,需要积极探索。教学过程:一、畅谈梦想——“我的梦”1、请同学们畅谈各自的梦想。2、指名说说:你的梦想是什么?3、交流感受:梦想,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虽不像鸟儿有可以飞翔的翅膀,但有一颗会飞的心,一个会梦想的大脑。有了梦想,我们大家就都拥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感受“中国梦”1、谈话:“飞天梦”——“中国梦”。今年,神十飞天梦,我们6月20日神十天空授课:1910年晚清小说家陆士谔在其小说《新中国》中就对....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幼教开学准备小学教师教案小学教师工作计...初中教师教案初中教师工作计...2.会进行了描述:“开办内国博览会,为了上海没处可以建筑会场,特在浦东辟地造屋。”3、交流:你还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梦想?(青春梦、中国梦、科学梦、飞天梦、就业梦、团圆梦,,)三、圆梦(小组讨论)你的梦要怎样实现?中国梦又靠谁实现?怎样才能实现?四、小组童谣朗诵比赛:《我的中国梦》五、小结:梦想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希望同学们为了实现青春梦,中国梦不断努力。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3页,共6页----------------------- 《三字经》教案(三)教学内容: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2、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教学难点体会原文的含义,感受到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子女成才的深刻意义。教学准备《三字经》故事,原文释义。教学模式三个版块:(一)故事激趣(二)诵读感悟(三)小结。教学流程一、故事激趣1.同学们,你们听过《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故事吗?2.那么,你们想不想听老师讲一讲呢?(教师讲故事)3.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二、过渡新授:这个故事,就出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三字经》,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原文。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启示〗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4页,共6页----------------------- 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启示〗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三、诵读感悟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2)跟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3)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你们想听一听吗?(教师范读《三字经》)(2)学生试着自己读一读。(3)拍手打节奏,齐声诵读。四、小结:可见,好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的成长是多么的有利啊!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将来都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五、作业:回家以拍手歌的方式给父母诵读今天学的内容。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5页,共6页----------------------- 《三字经》教学教案(二)教学内容: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教学目标:1、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2、通过学习《三字经》,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4、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这4句三字经。教学准备:小黑板、图片教学流程:一、导入揭题同学们,你们觉得读书有没有年龄的限制呀?(引出不论老少,都可以努力求学的道理。)二、新授感悟1.自读《三字经》中从“人之初,,贵以专”4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4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2、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4、教师讲解解释这4句三字经的含义。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三、小结:学了本课后,你有什么想法,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是小品,可以是绘画,也可以用完整的话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6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