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50 KB
  • 2023-04-06 13:31:34 发布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1.doc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蚌埠路第四小学蒋丽【教材分析】《姥姥的剪纸》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板块“民风民俗”中的第一篇课文,课文描述了“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她的剪纸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表现了姥姥的心灵手巧,表达了“我”对姥姥的深情思念。【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于姥姥并不陌生,对于剪纸的内容并不难理解,难的是通过我的成长视角,描写体会“我”对对姥姥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通过多媒体手段为辅,创设情境,感悟文本。【设计理念】本文描述了“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说她普通,她实在又不普通。根据教学目标和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水平,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朗读感悟、自学做批注写感想、同桌合作探究等几种方法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并辅以多媒体课件,通过欣赏图片、播放音乐等帮助学生建立情境,便于感悟。【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教学重难点】   1、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教学过程】一、直接入情,思考质疑:1、今天继续学习第十二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内容? 2、哪一段是直接写出作者情感的?出示最后一段: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但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其中有一幅是这样的: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我知道,这是姥姥对我的期待。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总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3、读最后一段,你读懂了什么?你有什么样的质疑?预设:作者成人后,姥姥不在了,离家乡的距离越来越远了,为什么童年的记忆还那么清晰?那份回忆还活灵活现的珍藏在他的记忆里?那精美的剪纸体现了姥姥的什么?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画出相应的句子,可以抓住关键词,写下自己的感受,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二、围绕情感,探究课文:预设一: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体会对姥姥心灵手巧。出示重点句: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1)请学生读出传神,赞扬的语气。播放老人剪纸的视频。(2)欣赏姥姥无所不有剪纸,每一张剪纸都有美好的寓意,我们也可以试着说出美好的寓意。配乐欣赏民间艺术——剪纸。(课件展示)【在古典的音乐中欣赏美丽有内涵的民间艺术剪纸,极大地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说出剪纸的美好寓意,充分锻炼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预设二:乡亲们的夸赞,体会姥姥的善良,爱帮助人  “我从小就听啧啧地赞叹:“你姥姥神了,……能打鸣。” 1、读出赞叹的口气。突出啧啧赞叹。2、请学生模仿乡亲们,看看乡亲们是怎样夸赞的呢?假如你是隔壁的王伯伯,假如你是前村的李阿姨,你会怎样夸赞呢?【通过创设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效的迁移学生的情感,很快的进入角色,并体会到姥姥技艺高超。】预设三:姥姥蒙眼剪纸,突出姥姥苦练技艺高超出示重点段:“我是个出了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得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梅’便完成了。”①:典型事例写出姥姥的技艺高超。②:(在电子白板划词):“调皮蛋”、“刁难”、“耍赖”“挑剔”等词,你们发现词的共同点。师总结反衬的手法。本段用我的不近人情的调皮,凸显了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孙子的天真可爱活波跃然纸上。预设四:姥姥剪勤劳的老牛和玩耍的兔子,体会姥姥的勤劳善良,祖孙情深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她从旧作业本上撕下一页纸,刷刷几下,就剪出一幅图样。我抢过来看了,是一只顽皮的小兔子骑在一头温顺的老牛背上。我不解地问:“牛干啥驮着兔子?”姥姥什么剪纸能拴住我的心?为什么只剪老牛和兔子?请同学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的7-12自然段的内容,由组长负责记录和组织汇报。合作划出姥姥一共为我剪了几次?你能给每次剪纸起个名字吗?你最喜欢哪一幅剪纸?2、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请第一小组汇报:(1)四位同学到讲台,由组长填表配图,其他组员输入给剪纸的名字。另一位同学汇报喜欢的哪幅剪纸?(出示表格,及相应的剪纸)(2)由于时间关系,请不同的小组,汇报不同的名字和喜欢的哪幅剪纸? 预设:第三幅同学们起了思念和期待,我们看看姥姥有怎样的思念和期待?①出示最后一段,学生重点就“开阔的草地”代表着姥姥的什么期待为交流重点,并通过朗诵表达出来。(配乐朗诵)②配乐齐读,体会情感。③(播放《为我活着》音乐)(出示牛望兔的剪纸)配乐朗诵作者最后一次见到姥姥的情形,学生的情绪被感染:面对即将离世的姥姥,我又忆起与姥姥在一起的童年生活,想起了姥姥的剪纸,此时此刻,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会对姥姥说些了么呢?拿起你们的笔,让“我”对姥姥的真情在你们的笔尖流淌。【补白:直到前年春节家里通知说姥姥病危,我才匆匆赶回家里,看到了一别三年的姥姥,此时她已被穿上了送老衣,很怪异地躺在当门的床上。我当时就傻了,我知道只有去世的人才会躺在那儿。我不顾一切地去看,我看到了一张有点浮肿的脸,再试试鼻息,姥姥还活着,我哇地一声哭了。我的姥姥还活着,我上学起早贪黑给我做饭的姥姥还活着。】④、生配乐书写,写完交流,体会祖孙情深。(播放钢琴曲《永恒》)总结:再次出示最后一段,我在回忆姥姥的什么?回忆姥姥的人,姥姥的勤劳善良,姥姥的心灵手巧,姥姥的为人之道,和姥姥曾经给我欢乐的童年,世上最难得的是亲情,我们要感恩的活着。5、配乐读最后一自然,把段落请学生现场操作改成一首优美的诗,齐读体会感情。【课文最后一段是作者感情的凝结和升华,作者对姥姥的思念和祝福正体现了二者之间浓浓的亲情。通过两次反思,将整篇文章贯连起来,深刻理解文章的要点。】三、总结全文: 同学们,剪纸如一座桥梁,在桥梁的这头有我对姥姥的思念和牵挂,桥梁的那头是姥姥对作者的疼爱、牵挂,姥姥的爱是一片大海。让我们永远地记住中国的民间艺术——剪纸,让我们永远地记住这个亲切而又温暖人心的名字——姥姥。四、布置作业:1、1、比较阅读《呼兰河传》,体会浓浓的祖孙情感。2、小练笔:观察或回忆一位你的亲人对你关爱的语言、动作或点滴小事,用你手中的笔表达你对他(她)的依恋与感恩之情。【这个环节通过布置小练笔的作业,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进一步提高感情认识。】在你的童年生活中,长辈的哪些呵护让你难忘,仿写一篇习作。板书设计:   12、姥姥的剪纸(祖孙情深)     心灵手巧勤劳善良熟能生巧(让学生自己到台前写)一课一得,这节课学生能得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