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50 KB
- 2023-04-05 13:30:23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谈谈幼儿折纸教学的组织和指导摘要:折纸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游戏,是深受幼儿喜欢的手工活动,同时也是一项手脑并用的益智活动,它取材方便、简单易行、变化多样、生动有趣、花费甚少、收益甚大。通过孩子们灵巧的小手,经过折、叠、翻、拉等手法,瞬间就把一张张薄纸,变成一件件造型优美、生动、逗人喜爱的小物件——一个个可爱的动物,一座座漂亮的房子,一件件漂亮的玩具……在这项创造性的活动中,活跃了孩子们的生活,训练了孩子们的眼和手,刺激了孩子们的大脑和神经的发育,在摆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纸的过程中,丰富了孩子的知识,开启了孩子们的想象力,提高了孩子的智慧和能力,使孩子们从中锻炼提高,成长进步……关键词:幼儿折纸折纸教学兴趣探究正文:折纸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游戏,是深受幼儿喜欢的手工活动,同时也是一项手脑并用的益智活动,它取材方便、简单易行、变化多样、生动有趣、花费甚少、收益甚大。通过孩子们灵巧的小手,经过折、叠、翻、拉等手法,瞬间就把一张张薄纸,变成一件件造型优美、生动、逗人喜爱的小物件——一个个可爱的动物,一座座漂亮的房子,一件件漂亮的玩具……在这项创造性的活动中,活跃了孩子们的生活,训练了孩子们的眼和手,刺激了孩子们的大脑和神经的发育,在摆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纸的过程中,丰富了孩子的知识,开启了孩子们的想象力,提高了孩子的智慧和能力,使孩子们从中锻炼提高,成长进步。幼儿园的折纸教育是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折纸兴趣,探究欲望,并不是要教会幼儿多少数量的作品。因此我认为幼儿学习折纸的过程应该是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应让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尝试,探索,并发现问题,且通过互动来解决问题,享受活动和成功的乐趣。那么,如何引领孩子漫步折纸乐园,让孩子的智慧在手指间流淌,让小小纸片发挥大大光芒呢?!一、创设宽松适宜的环境,培养幼儿的折纸兴趣
《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教育资源,教育价值与审美价值应同时存在,要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大资源。蒙台梭利曾大力提倡环境带给孩子的教育作用,也有许多教育家都说过“环境即教育”的思想。幼儿正是在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发展的。为了培养幼儿对折纸活动最初的兴趣,我加强了班级折纸环境的创设。1、物质环境(1)给幼儿提供欣赏空间在活动室里挂上了许多色彩鲜艳的纸折成的立体啄木鸟、稻草人、知了、天鹅;在墙上用纸折、粘贴、画组合变成一幅幅美丽、有趣的画面:沙滩上的螃蟹挥舞着大钳子、池塘里的鱼穿着美丽的花衣服、藤条上的牵牛花说着悄悄话……充满生机的活动室无声地引导着幼儿感受着折纸的有趣、色彩的鲜艳、造型的变化,从而引导幼儿对折纸的特点、色彩之间的美感、造型的互动和蕴涵的古老文化有所了解,有所熏陶,以此来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激发了幼儿动手的愿望。我还把这些编成了一个个好听的故事讲给幼儿听,告诉他们这些都是老师用纸折出来的,我看到幼儿亮亮的眼睛里满是羡慕和向往,渴望折纸的小火苗在不停地跳动着。(2)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当孩子对折纸有了一定认识以后就要自己动手去做了。让孩子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材料,这不仅能美化他们的作品,满足他们的需要,更有利于孩子们在探索过程中获得知识和经验。2、精神环境好的心情,等于成功的一半。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创作空间就显得很重要。首先要解放老师自己,以一颗放松的心来对待孩子们,不给他们施加各种压力,不一定让孩子去折老师所想的东西,而是边看边教边融入边体会边引导。对孩子们也要做到四个解放,即解放他们的手、眼、脑、嘴。让他们用眼睛来随意观察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与伙伴们进行无拘无束的交流,并用自己的小手进行创造。二、运用趣味形象的语言,营造快乐轻松的折纸气氛
趣味形象性的语言符合幼儿的心理和语言发展的规律,能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更容易掌握和接受要领,而且能牢牢抓住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帮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激发幼儿折纸的兴趣。如需要沿线折叠的时说:“我们沿中心线瞄准吧!”翻转的时候说:“翻个跟斗!”四角往中心折的时候说:“大家集合了!不过别着急,我们要一个角一个角地排队。”幼儿在操作时也会运用形象趣味的语言来提醒自己,掌握要领,让自己的作品更完美,这些富有情趣的语言远比抽象的折纸术语能更让幼儿接受和喜爱。此外,把较难理解的步骤用生动形象的儿童语言讲述出来,也是一个好方法。如在教幼儿学打纸结变螃蟹的活动中,我把步骤变成了儿歌,边念边折:一个小瘦子(双手拿住纸),变成一只小兔子(两边往上交叉),一只耳朵进了洞(把压在下面的那只“耳朵”拉长并塞进“洞”里),变成一座小房子(两边拉一拉,让纸结打在中间)……琅琅上口的儿歌把这一过程的折法演绎得清清楚楚,幼儿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自觉、主动地就学会了。三、开展积极有效的互动方式,增强幼儿折纸的主动性1、师幼互动——引导型互动师幼互动是教学过程中受到较多关注的一种互动方式,正如《纲要》要求的那样,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映,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恰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师幼互动的方式多种多样,有问答式的互动,也有材料操作式的互动。一次高效的师幼互动关键是在一个恰当的时机,给予幼儿恰到好处的指导。如在教幼儿折服装时,因为折纸步骤具有重复性,有的幼儿很快就掌握了翻转后向中心点折的技能,这时教师就可以进行师幼互动,请能力强的幼儿上来进行演示。又如当幼儿在操作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或语言点拨的方式提醒困惑中的幼儿,让他经过不断的尝试取得成功,而应该避免教师的一手包办。2、同伴互动——合作型互动同伴之间的互动也是一种重要的互动方式,这种互动多数是由幼儿间的模仿而引起的,幼儿间互动更具有平等性,因而这种互动更能体现幼儿的自主性和合作性。在折纸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增加同伴互动的机会,如中,当幼儿在操作过程出现困难寻求老师的帮助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幼儿去寻求同伴的帮助,这样在幼儿掌握技能的同时,又能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在折纸活动中还应注重幼儿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同伴间的交流是幼儿自然、主动的学习过程,在“小老师”的影响下,更多的幼儿掌握了新的学习内容,得到许多新信息、新经验,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同时,幼儿会更认真、仔细的投入,为争当“小老师”而努力。可见,榜样的力量,同伴的影响是非常有效的。在折纸活动中还应注重幼儿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同伴间的交流是幼儿自然、主动的学习过程,在“小老师”的影响下,更多的幼儿掌握了新的学习内容,得到许多新信息、新经验,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同时,幼儿会更认真、仔细的投入,为争当“小老师”而努力。可见,榜样的力量,同伴的影响是非常有效的。四、借助符号学习看图示折纸,提高幼儿的折纸技能教会幼儿看懂折纸构成图,是引导幼儿进行自主学习、折纸创作的基础。《瑞吉欧教育理念中的儿童与教师》一文中写到:“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是自己成长的主人,儿童不仅有学习的需要,而且有学习的能力。”要相信孩子,让他们独立尝试。为了使幼儿提高自学能力,摆脱对老师的依赖,我们让幼儿尝试学习看图示折纸。我们逐步引导幼儿学习看图示折纸。如……表示折叠线,———表示中心线,↑表示向上折,↓表示向下折,→表示向右折等等,并给符号形象的述语,通过练习让幼儿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幼儿认识理解了折叠符号,为独立看图示折纸打下了基础。引导幼儿看图示折纸时,我们先将范例的每个折叠步骤画下来,制成一张完整的,规范的示意图。如范例“啄木鸟”图示时,让幼儿先观察成品啄木鸟是怎么样的,接着观察一共有几步组成的?看看哪一步有困难?最后提醒他们折时要一步接一步仔细观察折叠符号及角边面的变化,不能有遗漏,也不能有错,否则就不能完成作品,幼儿掌握了基本的方法,就能自己主动探索了。每次折纸活动,当老师出示图示时,个别已具有看图示折纸能力的幼儿便跃跃欲试。如在“稻草人”折纸中,因为考虑到他们已折过同系列的作品,一开始我就采用了自然习得的方法,我对孩子们说:“大家勇敢地试一试,看谁第一次就能成功?”孩子们很能接受这种方式,他们已被激起了自己探索的火花。在折纸过程中,幼儿改掉了以前“我不会”、“我不行”、“你帮我”等的懒惰思想,认真地尝试起来。五、发挥折纸作品的作用,让幼儿享受折纸的乐趣。
折纸教学不单单是让幼儿掌握一种技巧,这些作品还能用来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纸飞机、纸风车、手枪、船等作品就可以做为孩子们的玩具,如:折完“小风琴”后,幼儿会模仿老师弹琴的动作一边弹一边唱;折完“小青蛙”后,小朋友用手一摁,青蛙就会向前跳出去,于是,小朋友们玩起了“谁的青蛙跳得远”的游戏;折完“风车”后,小朋友就拿着它到操场上玩风车,看谁的风车转得最快……折的东西玩坏了,幼儿还可以到区角重新再折一个,又达到了复习和巩固的目的。天鹅、小鸟、桃子、小鱼等作品可以用来装饰、美化教室。大象、猴、孔雀等可爱的形象可以用来作为老师的教具。教室里的每个角落多了孩子们的折纸作品,整个教室也因为这些作品而变得更加漂亮。另外,我们还专门开设了作品展览区,孩子们在展览区中相互欣赏、相互交流、相互比较,从同伴那里获得了自己所没有的经验,从而使自己的作品更将丰富,更加完善,同事使自己得到了成功的快乐。这种快乐激发幼儿下一次创作的兴趣,使孩子们对下一次创作充满了渴望和期待,这种渴望和期待将成为孩子们创作的源泉。在改革创新的今天,我觉得,幼儿通过折纸活动不仅是要获得浅显的折纸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去探索,去尝试,培养他们认真的探索精神以及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增强兴趣,开拓视野,引发幼儿的创造性,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让孩子们变得心灵手巧,为幼儿的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主要参考文献1、《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幼儿折纸游戏》广州出版社3、《儿童趣味折纸》金盾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