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 KB
- 2022-06-16 13:17:35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小学生《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后感 小学生《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后感【一】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记叙了从周朝东迁到晋朝统一全国为止,前后一千零五十年的历史故事,是由我国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少儿读物作家——林汉达编写的。 书中的一些故事是家喻户晓的,如《老马识途》《完璧归赵》《昭君出塞》《火烧赤壁》……也有好多故事是我第一次阅读,如《“仁义”大旗》《取经求佛》《豆粥麦饭》……这些故事图文并茂,读起来浅显易懂,我一打开这本书就废寝忘食地看了起来。 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管鲍之交》,它主要讲了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谊。他们俩一起合伙做生意,鲍叔牙出资多,却体谅管仲家里穷,反而拿的钱少;他们还一起打仗,管仲为了能奉养多病的老母亲,冲锋时排在后头,退兵时又跑到前头,别人说他贪生怕死,鲍叔牙却极力为他分辩;公子小白和他的师傅鲍叔牙逼死了公子纠之后,成了齐国国君——齐桓公,这时鲍叔牙极力推荐管仲为相国,鲍叔牙反而成了他的副手。 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情谊简直比山还要高,比海还要深!人与人之间就要像他们一样,相互体谅,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多做雪中送炭的好事。
我们要像鲍叔牙学习,站在对方的角度为别人考虑问题。我们更要学习鲍叔牙的大将风度,他虽然是帮助公子小白当上国君的功臣,却甘愿把相国的位置留给才华更加出众的好友——管仲。这是一份多么伟大而又无私的情谊啊! 齐桓公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为人宽宏大量,虽然曾被管仲射过一箭,为了齐国的利益,却不计前嫌,拜管仲为相国,最终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是啊,没有齐桓公的弃忘前嫌,哪来齐国的全面兴盛?没有齐桓公对管仲的充分信任,管仲哪能积极改革、大展拳脚?一个斤斤计较、生性多疑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方霸主的!因此,我们也要胸怀宽广,和周围的人友好相处,只有这样,社会才会更加美好,生活才会更加多彩。 小学生《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后感【二】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作者是我国教育家、语言学家。少儿读物作家林汉达。 我之所以要读这本书,是因为这本书的风格和以往我所读过的历史故事书不一样。书中使用的语言通俗易懂,非常生动,妙趣横生,而且书中的故事与故事之间环环相扣。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晏子使楚》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齐国的国君齐景公派晏子去看一看楚国有多大的实力。
楚国君臣听说齐国派使臣到自己的国家,成心要把齐国使臣侮辱一番,显露一下楚国的威风。他们知道晏子是个小矮个儿,就在城门旁边开了个五尺来高的门洞,叫他从这个洞中钻进去。晏子看了这个门洞,又听到招待的侍从说的话,不禁觉得又好气又好笑。他说:“这是狗洞,不是城门。要是我上‘狗国’来,就得钻狗洞。要是我来访问的是‘人国’呢,就应当从城门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劳烦你们先进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国家?”招待他的侍从立刻把晏子的话告诉了楚灵王。楚灵王只好吩咐人开了城门,把他迎接进来。 楚灵王见了晏子,取笑他说:“齐国难道没有人了吗?”晏子说:“这是什么话?临淄城里挤满了人,大火把袖子举起来能连成一片云;大伙甩一把汗,就能够下一阵子雨。怎么会没有人呢?”楚灵王说:“那么,为什么打发你来呐?”晏子打着哈欠答到:“大王您这一问哪,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又怕犯了欺君之罪,实话实说吧,又怕大王生气。大王您说我怎么办才好?”楚灵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规矩,访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的人去,访问下等国呢,就派下等的人去。我最没出息,就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灵王也只好无奈陪笑。 结果,不但楚国的君臣们没侮辱到晏子,反而被晏子欺负的灰头土脸。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别人刁难你,羞辱你的时候,可以用自己的嘴来反驳别人,跟别人讲道理。争取用事实和道理让别人心服口服。 读了这本书后,我懂得了许多道理,也通过读这些故事,让我在写作方面有所长进,同时也让我了解中国的一些历史和典故,丰富了我的知识。 我感觉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历史故事书,书中的故事像美食一样吸引着我,读了一个还想读下一个。希望大家也能去看看这本有趣的书。 小学生《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后感【三】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是从春秋到三国的历史故事合集,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了我国的历史故事。本书讲了五个系列:《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三国故事》。这本书里介绍了很多历史故事,而且每一个故事都对应着一个耐人寻味的道理,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韩信拜将》的故事。韩信没成名时,平时出门喜欢佩带宝剑。可有人看着韩信文不文、武不武的样子,觉得很不顺眼。有一个屠夫的儿子就要挑起事端,对韩信说:“你敢跟我拼一拼?你敢,就拿起剑来刺我;不敢,就从我的裤裆底下钻过去。”韩信端详了他一会儿,就趴下去,从他的裤裆底下爬过去了。
看到这里,我有许多感受。在学校里我们有时为了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吵架甚至告到老师那里去,一连几天闷闷不乐,心中像堵了个东西一样,无法专心致志学习读书。想想韩信的肚量,这样做有意思吗?韩信为什么不和污辱他的人拼个你死我活呢?不是说“士可杀不可辱”吗?项羽就为了他的所谓的气节,兵败垓下之后自刎于乌江了嘛!韩信之所以忍辱含羞,是因为他心中有明确大志向。为了实现自己宏伟的理想,任何一切他都可以忍受,因为他知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因此他不和小人计较,而是向着自己的目标坚忍不拔地走下去,最终成了汉军总司令——大将军,何况有时和你作对的人使你前进的步子迈得更坚定。因此,我们不应该为了一点小事就停下自己前进的步伐。要胸怀宽广,和同学友好相处,只有这样,才能成就大事。 读了这本书后,我了解了中国的一些历史和典故,丰富了我的知识;同时我也懂得了许多道理,也让我在写作方面有所长进。 我感觉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历史故事书,推荐大家也去读读这本有意义的书。 小学生《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后感【四】 “书籍乃世人累积智慧之不灭明灯”,暑假里我又读了一遍著名的教育家、语言文字家林汉达编著的《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此书目录以成语形式排列,从周朝东迁一直讲到晋朝统一全国为止,前后1050年。
故事的开始是周幽王被西戎打败,他的儿子周平王迁都洛阳,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就开始了。郑庄公是个精干的国君,所以国家很强大。不过郑庄公死后,他的四个儿子抢夺君位,大儿子刚即位,老二就把他轰走,老二做了国君,老三又把他杀掉。这时齐国的国君齐襄公打算扩张势力,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设计立年幼的老四为国君,使得郑国的实力从此缩小。这就是历史上的“兄弟相残”。齐襄公既凶恶又荒唐,他的两个兄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为了生存都到别的国家逃命去了。公子纠的师傅是管仲、公子小白的师傅是鲍叔牙,这两个师傅是至交,齐襄公死后,齐国有人把公子纠接到齐国,可是公子小白却先到了,最终公子小白成为齐国的国君齐桓公。这时鲍叔牙出了个主意,用公子纠来交换管仲,共同辅佐齐桓公,有了这两个旷世奇才辅佐,齐桓公很快成了霸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的“管鲍之交”。 后来先后出现了四个霸主,分别是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还有吴越两霸,分别是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时时不忘灭吴雪耻,发奋图强,最终成为霸主。 书中“唇亡齿寒”讲述了虞君不懂相互依存团结,才长久生存的道理导致虞国灭亡;“韩信拜将”中韩信之所以忍辱含羞,是因为他心中有大志向;“四面楚歌”中项羽就为了他的所谓的气节,兵败垓下之后自刎于乌江;“三顾茅庐”
刘备真心诚意的三次请诸葛亮出山来辅佐,终于取得战果传为佳话…… 作者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文词讲究、环环相扣、妙趣横生的讲述了引人入胜的历史典故,而且每一个故事都对应着一个耐人寻味的道理。 读完这本书受益匪浅,能学会为人要胸怀宽广、诚实守信、谦虚谨慎。与人要友好相处、戒骄戒躁。学习上要不耻下问、好学上进、自强不息。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志向,为实现人生的价值和祖国更加强大的愿望努力拼搏! 小学生《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后感【五】 今天,我看了《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中的一篇小故事——一鸣惊人,说的是楚庄王每天饮酒作乐,白天去打猎,晚上就喝酒,不务正事,大家都把他当做昏君看待,曾有几位大臣劝他,可他就是不听,后来他还下了一个命令,说:“谁敢多嘴,谁就有罪!”大家都不敢再劝他了。
直到有一天,大夫申无畏来见楚庄王,楚庄王问他:“你来干什么?来喝酒还是来听音乐?”申无畏就回答:“有人让我猜一个谜语,我猜不出来,想请您帮我猜猜。”楚庄王很感兴趣,于是就让申无畏说。申无畏说:“楚国山上,有只大鸟,身披五彩,可真荣耀,一停三年,不飞不叫,人人不知,是什么鸟?”楚庄王告诉他:“这鸟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申无畏得到答案后,磕了个头就走了。 果然,楚庄王立即开始操练兵马,向他的敌人反击,没过多久他就击败了相国,又打垮了晋国,作了霸主。原来,楚庄王饮酒作乐不务朝政都是装的呀!其实他早有打算,他认为相国的权力太大,他刚即位,害怕自己没有足够的势力与之抗衡,所以他是在故意麻痹敌人,使之放松警惕,等待时机,反戈一击。看打这里,我对楚庄王真是佩服极了!他真不愧是一个了不起的政治家! 我觉得在学习上,我们也要戒骄戒躁、谦虚谨慎、认真仔细、勤于思考,踏踏实实地努力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不鸣则已,一鸣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