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50 KB
  • 2022-06-16 12:46:22 发布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30蜜蜂引路习作:学会认真观察素材鲁教版

  • 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学会认真观察儿童有我们成人意想不到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孩子走进大自然,主动地观察事物,他们将能写出更有童趣的文章。作文之前,我们不妨将学生带出课堂,如参观、郊游等形式让学生去了解、观察大自然。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加以引导,如观察的顺序,应根据不同的事物,或从外到内观察,或从整体到局部观察;抓住事物的特征,如形状、颜色等;对事物加以想象,如颜色像什么,形状像什么,动态像什么。由于接触到实物,可用手摸、用鼻嗅、用耳听,这样,学生对实物的各种特点有了切身体验,也就是说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写起作文来就不会感到无话可说,这就是说有了观察的质量,作文的素质才会提高。一次我给学生布置了一篇作文《我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有的学生问我:“老师,我们喜欢好多动物,你现在让我们写一种小动物,我们写什么呢?”“你熟悉什么动物就写什么动物呗。”我答道。有个学生说:“我可对什么动物都不太熟悉,怎么办呢?”样子显得十分为难,我看着他为难的样子,我提醒道:“这几天你们常在学校拆迁的那片废墟上玩,就没看见什么小动物吗?”“对了,那里有好多蚱蜢,它们多可爱呀,我就写蚱蜢!”有的学生高兴地叫起来。等这个孩子写完《蚱蜢》一文后,我一看,发现文章只是写了“废墟中蚱蜢很多”,至于怎么个多法没具体写;“这些蚱蜢好可爱”,至于如何可爱也没写。没见过蚱蜢的人读后根本不知道蚱蜢长得什么样,有什么特点,对那块废墟上有多少蚱蜢也无从知晓。我知道这是缺少仔细观察的缘故。于是,我找出一个空瓶子,对这个学生说:“走,咱们捉蚱蜢去。”我们来到那片废墟上,不一会便抓了十几只蚱蜢。回到教室,我们便兴致勃勃地观察起来,从它的头部到腹部、再到尾部,从颜色到动态,都一一仔细观察了。然后我让这个学生把《蚱蜢》重写了一遍后,我把前后两篇文章拿出来比较,他不得不承认:由于第二次认真观察了蚱蜢,修改后的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描写手法,抓住了蚱蜢的特点,将这个小生灵写得活灵活现。如写蚱蜢多,她用了“一不注意就会蹦到你脸上来,我们一伸手就抓了好几只”,写蚱蜢的颜色,“像穿着绿色外衣的环保人员”;写它的形状,“像尖尖的小船”;写它肚皮上的花纹,“像排我整齐的玉米粒”等。读后使人如见其物。从这件事中我受到很大的启发:我们教师,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责任和义务多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并养成孩子们会观察的好习惯。孩子们观察多了,又有了丰富的生活,作文才可以生动活泼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