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00 KB
- 2022-06-16 12:40:35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6、蜜蜂引路教学目标:1、会认“莫”等6个生字,会写“谈、派”2个字,理解“附近、向导、果然、惊讶”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学习列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好品质。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附近、向导、果然、惊讶”的意思。 2、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初步懂得遇到疑难的事情只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课前准备:1、画图纸2、词卡:旁边、附近字卡:讶3、田字格“附近”教学过程:课前谈话:1、【出示蜜蜂图】赵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瞧,它是谁呀?谁来和它打个招呼呀?2、指名说:你认识的蜜蜂是什么样的呢?(勤劳)3、科学知识渗透:蜜蜂不仅勤劳,它还非常聪明呢!【PPT:介绍蜜蜂舞】你看,如果它找到了花丛,离它家不到一百米,它就会跳这样的圆圈舞,告诉它的小伙伴呢!可是,如果这片花丛离它的家远一点,它会跳这样的摇摆舞呢!(手指着说)一、激趣导入1、板书揭题:其实,聪明的小蜜蜂不仅会跳不同的舞,还能给人们带路,做向导呢!今天我们来学一篇新的课文,学了以后你们就明白了。(板书课题:“蜂、引”写在田字格里)边板书边提醒:蜂(“蜂”是——虫字旁,因为蜜蜂是一种——昆虫。)“蜂”写的时候两部分要并拢些,但“引”写的时候不是这样。读题:这个题目里有两个字的读音特别难读,你能读好吗?注意正音3、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预设:蜜蜂为谁引路?蜜蜂怎么引路?引到哪里去?为什么让蜜蜂引路?)同学们提的这些问题都特别有价值,老师把问题归纳一下,其实就这三个问题。(归纳板书:为谁引?怎么引?引到哪?)
二、初读识字,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同学们提的这些问题都很有价值,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并给自然段标上序号。【PPT:出示读书小提示】2、字词检查列宁莫斯科附近派人谈天惊讶介绍“列宁”和“莫斯科”:【PPT:出示地图】这就是莫斯科,它是俄罗斯一个重要的城市。我们的列宁就住在莫斯科。这个地名谁会读?你们知道列宁吗?他呀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领导俄罗斯人民推翻了沙皇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谈:瞧瞧这个“谈”字,右边是——两个人聊得热火朝天,就是“谈天“的“谈”。3、句子检查第一自然段的朗读:你看,这些词语可全都藏在第一自然段,谁能把第一自然段读好?“谈”:列宁和养蜂人经常在一起,两个人聊得热火朝天,就是“谈天”的“谈”。长句子的朗读:★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列宁/就亲自去找。像这种长句子,老师给你几根神奇的小棒,我们可以在这些地方做一些停顿。预设:读得好——恩,真不错,这么长的句子你都读准了。其他人能读好吗?老师给你几根神奇的小棒,我们可以在这些地方做一些停顿。4、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读完课文想一想:刚才的几个问题我们能解决了吗?(擦去黑板上的问题)【课件出示】蜜蜂为()引路。蜜蜂把()引到()。蜜蜂的家就是养蜂人的家三、研读课文第三节,了解蜜蜂怎样引路。过渡:那么蜜蜂是怎么把列宁引到养蜂人的家里呢?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列宁住在哪里。(一)理清列宁的住处、花丛、蜜蜂、园子和小房子的位置1、边板画边介绍: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板画:列宁)他要顺着这条路去找——养蜂人。(板画:小路、养蜂人)2、自读课文:那么列宁在去找养蜂人的这条路上都看了什么呢?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的一、二两句话,边读边拿笔,把列宁看到的用圈圈起来。(花丛、蜜蜂、园子、小房子)【PPT:出示课文】3、句式训练:谁能把列宁看到的景物连起来说一说?将这些景物贴在黑板上列宁一边走一边看,看见了,看见了,看见了,看见了。预设:说对——这些景物是按先后顺序出现的,顺序可不能颠倒。说错——列宁先看到……再看到……吗?评价:这些寻常的景物在列宁的眼里却成了有价值的线索。4、同桌合作:那么花丛、蜜蜂、园子和小房子分别分布在小路的什么地方呢?请同桌合作,细细地读课文,读完后,把这四种景物在纸上画出来。5、交流:一组同桌上台贴贴画,等全部贴完后提问。(一种景物贴完就要问)如果贴错,问:谁有不同的贴法?预设问题:(1)花丛贴在路边:你们怎么知道花丛在这儿的?(2)区别“附近”和“旁边”: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花丛和园子之间有一小段距离?而园子和房子为什么紧紧地靠在一起呢?用手引导:你的旁边是——,还有——、——、——。你的附近同学有——、——、——……【PPT:两个圆圈,小圈的是旁边,大圈的是附近】我们还可以用图画来区别“旁边”和“附近”。里边的一圈我们说是这个点的“旁边”,外边的这一大圈,我们说是在这个点的“附近”。(二)理清列宁找到养蜂人的过程 过渡:列宁凭着这些景物轻而易举地找到了养蜂人,真是神了,他靠的是什么?请小朋友们再次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细细地读读这两句话,用横线画出表示列宁动作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你读懂了什么?【词语变红:一边走一边看、发现、仔细观察】预设如果学生找不出:一边走一边看:走和看可不是分开的,而是——发现:一边走一边看,就会有所——这些词语都在写列宁“看”,不过看的不一样。第一句是——(板书:边走边看),第二句是——(板书:仔细观察)。其实不管是边走边看,还是仔细观察,都不是简单地看,而是一边看,一边——想。那么,他在想什么呢?句子1: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1、指名读。
2、思考【PPT:出示批注】:列宁边走边看,看到花丛里有蜜蜂,此时此刻,他会想些什么?注意语言的规范,用“可能、大概、也许”【PPT:出示填空】他想:蜜蜂采完蜜要飞回(),而()往往住在蜂房附近,只要我(),就能找到()。评价:你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小列宁啊!老师送你一只可爱的小蜜蜂。聚焦“许多”:他怎么能够判断这些蜜蜂是养蜂人的呢?说不定是山里的野蜂呢?3、引读:列宁就这样一边走一边看,读——。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句子,谁想读一读?比较句子: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列宁一边走一边看,看见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①你发现了什么?(“发现”改成了“看见”)②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怎么样地看才会发现?评价:你和列宁一样善于发现。4、朗读指导:指名读——齐读指名读:蜜蜂很小,在花丛里面如果不仔细看就发现不了,列宁不仅发现了蜜蜂,还关注到了蜜蜂的数量,这个发现对他来说是一个小小的希望,也是一个令人激动的发现啊!谁来读一读。预设:如果学生读得很快——你们这么走马观花,能发现蜜蜂吗?齐读:花丛中小小的蜜蜂却被列宁发现,他观察得可真是入木三分。读——句子2:他仔细观察,只见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房子。1、齐读句子:可是蜜蜂的家在哪儿呢?于是他仔细观察,读——2、列宁观察了多长时间?引读,理解“观察”:贴画是呀!一分钟过去了,列宁看见一只蜜蜂——五分钟过去了,列宁看见几十只蜜蜂——十分钟过去了,列宁看见那些蜜蜂——像这样有目的地看,仔细地长时间地看,并且边看边想,我们就叫它——观察。3、思考:那么,列宁一边仔细观察,一边会想些什么呢?他会怎样跟着蜜蜂?预设可作为评价预设1:看来只要观察蜜蜂飞行的方向,看这些蜜蜂飞到哪儿去,就能找到养蜂人的家。预设2:蜜蜂和人一样,蜜蜂采了蜜要回家酿蜜。 追问:这些蜜蜂飞进去为什么不出来了呢? 预设1:因为这些蜜蜂已经飞到家了。
预设2:要是没有到家,它们还会继续往前飞。 师:对了。这时列宁继续观察,又发现了什么? 师:你们想这所小房子是谁的?为什么?(这所小房子是养蜂人的。因为养蜂人和蜜蜂是住在一起的。养蜂人为了照看蜜蜂,总把蜂箱放在自己旁边的。)师总结:所以只要找到蜜蜂的家,就能找到养蜂人的家。列宁不仅仔细观察,他还善于思考。句子3:列宁走到那所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那个养蜂人。1、自读句子:列宁想的和看到的一样吗?指名读读第三句话。2、理解“果然”:课文中哪个词证明列宁想的跟看到的完全一样?3、朗读:强调“果然”再读:列宁没找到养蜂人时心情着急啊,现在找到了,什么心情?高兴、开心地读句子。指名读:列宁真的找到养蜂人了!你读——评价:我听出了你满心的欢喜。。观察有了结果,能不高兴吗?4、说话想象训练:是呀,列宁找到了养蜂人,他会对蜜蜂说些什么呢?蜜蜂听了列宁道谢的话,又会说些什么?【PPT:蜜蜂红着脸对列宁说:“不用谢,。”】(三)齐读第二节,说话训练1、齐读第二节:下面我们捧起书本,把三句话连起来读一读。等一下我还要请小朋友看着板书说一说列宁找养蜂人的过程。2、说话训练:孩子们,现在谁能看着黑板上的图画和词语,把列宁找养蜂人的过程连起来说一说?学生说,教师相机标上箭头。如果能把列宁观察后的所思所想也说进去,就更好了。总结(标注箭头):是啊,列宁就是靠着自己的仔细观察,善于思考,靠着蜜蜂引路找到了养蜂人。评价:现在第二个问题我们也解决了。(把黑板上的“怎么引”擦掉。)3、总结:小朋友,如果你平时也仔细观察,善于思考,那么你们也会有许许多多的惊喜和收获。四、学习第四节
1、感受养蜂人的惊讶,出示课文插图:当列宁突然出现在养蜂人面前时,养蜂人会怎样?仔细看看他的脸?他的嘴?他的手?【PPT:出示插图,学生描述养蜂人的神态,以及他会怎么想,怎么说。】(吃惊、惊奇、惊讶、惊呆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瞠目结舌,脸上说话都结结巴巴了。)指名读第四自然段。2、体会“惊讶”:列宁从未去过养蜂人的家,难怪养蜂人看到突然造访的列宁是那么地——(惊讶)生字“讶”的教学:这个“讶”可神奇了,还会变魔术呢!看仔细了,变变变!老师用一句顺口溜把它记住。张口就哎呀,有草就——发芽,有虫是——蚜虫,有言就——惊讶。3、朗读指导:是呀,养蜂人见到列宁是多么惊讶呀!读——列宁听了,笑着说——4、儿歌,生字复现:课文学到这里,老师编了首儿歌送给大家。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住着养蜂人。列宁列宁真厉害,没人带路亲自找。仔细观察善思考,蜜蜂引路把家找。房子跟前把门敲,主人见了真惊讶。五、书写指导【出示“敲”、“派”】1、提醒注意点:这两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①敲:左宽右窄派:左窄右宽②派:强调平撇、竖撇。竖提在竖中线上③敲:右边不是“支”2、教师指导3、生自由书写,展示。作业超市:喜欢列宁吗?课后搜集列宁的故事一起读一读好吗?推荐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