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3.95 KB
  • 2022-06-16 12:36:40 发布

蜂蜜橘皮茶的研制——毕业论文

  • 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湖南农业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毕业论文蜂蜜橘皮茶的研制THEDEVELOPMENTOFHONEYORANGEPEELTEA学生姓名:学号:年级专业及班级:食品质量与安全指导老师及职称:学院: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提交日期:年月 目录摘要………………………………………………………………………………1关键词………………………………………………………………………………11前言………………………………………………………………………………22材料与方法………………………………………………………………………32.1材料与试剂……………………………………………………………………32.2仪器与设备…………………………………………………………………32.3实验方法………………………………………………………………………42.3.1工艺流程……………………………………………………………………42.3.2操作要点……………………………………………………………………42.4单因素试验……………………………………………………………………42.4.1橘子皮与橘子肉质量比对蜂蜜橘皮茶质量的影响………………………42.4.2蜂蜜添加量对蜂蜜橘皮茶质量的影响……………………………………42.4.3柠檬酸添加量对蜂蜜橘皮茶质量的影响…………………………………52.4.4白砂糖添加量对蜂蜜橘皮茶质量的影响…………………………………52.5正交试验………………………………………………………………………52.6感官评定分析…………………………………………………………………62.7产品理化指标评定分析………………………………………………………62.8产品微生物指标评定分析……………………………………………………62.9产品橙皮苷含量的测定………………………………………………………72.9.1色谱条件……………………………………………………………………72.9.2样品处理……………………………………………………………………72.9.3标准品溶液的配制…………………………………………………………73结果与分析………………………………………………………………………73.1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73.1.1橘子皮与橘子肉质量比对蜂蜜橘皮茶质量的影响………………………73.1.2蜂蜜添加量对蜂蜜橘皮茶质量的影响……………………………………815 3.1.3柠檬酸添加量对蜂蜜橘皮茶质量的影响…………………………………83.1.4白砂糖添加量对蜂蜜橘皮茶质量的影响…………………………………93.2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103.3产品感官评价结果…………………………………………………………113.4产品理化指标检测结果……………………………………………………113.5产品微生物指标的检测结果………………………………………………113.6标准曲线的绘制……………………………………………………………113.7产品橙皮苷含量的检测结果………………………………………………124结论……………………………………………………………………………12参考文献…………………………………………………………………………13致谢………………………………………………………………………………1415 蜂蜜橘皮茶的研制摘要:为寻求制作蜂蜜橘皮茶的最适宜配方与制作工艺,以感官评价为考察指标,单因素试验为基础,再通过正交试验进行优化,研究蜂蜜橘皮茶的制作材料中橘皮及橘肉的比例、蜂蜜的添加量、柠檬酸的添加量以及白砂糖的添加量。结果表明:蜂蜜橘皮茶的最佳制作配方为:橘皮和橘肉的比例为1:4,蜂蜜的添加量为55%,柠檬酸的添加量为0.2%,白砂糖的添加量为18%。最终研制可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52.8%,橙皮苷含量为4.85mg/mL的产品。关键词:橘皮;橙皮苷;蜂蜜TheDevelopmentofHoneyOrangePEELTeaAbstract:Inordertoseektheoptimumformulaandprocessformakinghoneyorangepeeltea,theproportionoforangeandorangemeat,theamountofhoney,theamountofcitricacidandtheamountofsugaraddedinthemakingmaterialsofhoneyorangepeelteawerestudiedonthebasisofthesensoryevaluationastheinspectionindex,thesinglefactortestandtheorthogonalexperiment..Theresultsshowedthatthebestformulationofhoneyorangepeelteawasasfollows:theproportionoforangepeelandorangemeatwas1:4,theamountofhoneywas55%,theamountofcitricacidwas0.2%,andtheamountofwhitegranulatedsugarwas18%.Finally,theproductwithsolublesolidcontentof52.8%andhesperidincontentof4.85mg/mLwasdeveloped.Keywords:Chenpi;hesperidin;Honey1前言橘皮,也被人叫做陈皮,它分布于长江以南各个地区。陈皮是晒干的柑橘皮作为一个传统的调味品在中国烹饪和传统医学中,它是经过储存之后的果皮。味道是先略甜,但回味苦辛。根据中国的草药,其属性是温暖的。但每年占整个柑橘水果重量大约20%~40%的果皮除了极少量作为中药材[1],大部分作为废弃物丢弃,对柑桔果皮的利15 用还没有引起重视。在世界资源枯竭、全球变暖的大形势下,如果不进行加工利用,不但浪费了宝贵的生物资源,还会大大的污染环境[2]。柑橘皮富含果胶、纤维素、可溶性糖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元素[3],而柑橘果皮的提取物主要有黄酮类化合物、柑橘油[4]和诺米林等。橙皮苷(Hesperidin)是一种双氢黄酮类糖苷[5],为黄酮类化合物中最重要的一种。作为一类重要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6],橙皮苷广泛用在医学[7]、食品、化学[8]、生物学等多个领域[9]。研究表明,橙皮苷具有抗氧化、抗过敏、抑菌消炎、抗病毒、抗癌、维持渗透压、降低血压、降低低密度胆固醇、调节免疫、改变体内酶活性、改善微循环等生理功能[10-11],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的重要原料[12]。此外,橙皮苷还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和食品添加剂的原料,在食品及保健品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13]。同时经大量研究证明:橙皮苷具有降低肝内胆固醇、降低血管通透性和增加血管的抵抗力,是相对安全的,甚至对怀孕都没有副作用,是治疗高血压和心肌梗塞的药物[14]。但是,柑橘类水果中又今有3类苦味物质,即柚皮苷、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和诺米林。主要是柚皮苷,果肉鲜食时苦味并不明显,但一旦经制汁、加热等加工环节,无苦味的前体物质大量转化为苦味物质,使加工产品带有明显的苦味,这种现象称为后苦味[15]。这种后苦味极大的影响了产品质量,因此,脱苦环节在蜂蜜橘皮茶的制作过程中显的尤为重要。蜂蜜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或意大利蜂采集植物花蜜或分泌物,经过充分酿造而储藏在巢脾内的甜物质[16]。根据研究报道称,蜂蜜中含有180多种不同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糖类,总糖含量在75%以上,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酵素、芳香物、色素、激素、酶类和生物活性物质等,营养十分丰富[17]。对于蜂蜜杀菌,关键是杀死其中的耐糖酵母菌,防止其使蜂蜜发酵,导致蜂蜜出现浑浊、色泽加深、失去原有的光泽、品质变劣,从而降低了使用和利用价值。但是加热的杀菌方法会同时破坏蜂蜜中的维生素、酶类、氨基酸以及芳香物质等有效成分,使蜂蜜的营养成分受到破坏、色泽加深、风味受损[18]。因此,蜂蜜杀菌只能采用冷杀菌方式。所以,在蜂蜜橘皮茶成品的杀菌工艺中可以采用巴氏杀菌[19]、紫外杀菌[19]、超高压杀菌[18]及微波杀菌[20]等方式。因此,本实验通过仿照传统蜂蜜柚子茶的制作方法的基础上,更加系统的去研究其合适的工艺方法。首先将单因素试验的结果作为基础,再通过设计一组正交试验,来得到一个最为适合的配方参数,为蜂蜜橘皮茶的制作及工艺优化提供参考。2材料与方法15 2.1材料与试剂橘子购置于湖南农业大学东之源超市蜂蜜购置于湖南农业大学东之源超市新橙皮苷(分析纯)西安小草植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甲醇(色谱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乙腈(色谱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2.2仪器与设备铁盆、刀、砧板、锅、铲BCD-269WDGB型冰箱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TP-1200A型电子天平湘仪天平仪器设备有限公司DK-98-ⅡA型电热恒温水浴锅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C21-HT2115HM多功能电磁炉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电子天平上海精科天平厂一次性杯子好啊优50只装打浆机厦门合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e2695HPLC日本岛津公司KQ3200E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数控恒温水浴锅上海申生科技有限公司漩涡混合仪XW-80A海门其林贝尔仪器制造有限公司分析天平美国奥豪斯仪器(上海)有限公司无油真空泵天津市东康科技有限公司0.2nm微孔针头过滤器天津富集科技有限公司2.5ml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带针)常州悦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台式多管架离心机长沙英泰仪器责任有限公司2.3实验方法2.3.1工艺流程加入少量水和白砂糖加入蜂蜜↓↓挑选→洗涤→去皮、切片→脱苦→打浆→熬煮→冷却→罐装→杀菌↑15 加入柠檬酸2.3.2操作要点1)挑选:选取表面无霉烂及其他病虫危害以及各种明显不良变化,同时充分成熟并且色泽明亮鲜艳的橘子来作为实验的加工原料。2)清洗:用清水去清洗掉橘子皮表面的泥沙、污物。3)切片:将剥下来的橘子皮进行切片,同时为了减少橘子皮所特有的苦味,把切了片的橘皮上的白色蹄筋用水果刀刮去。4)脱苦:将切好的橘子皮放入锅中开大火煮2-3分钟,然后将第一道水倒掉,加入清水再煮一次,重复操作两到三次后将橘皮盛出来。5)打浆:将脱苦冷却的橘子皮、橘肉、再加入少量水和白砂糖,用打浆机打成匀浆。6)熬煮:将打浆机打成的匀浆倒入锅中,同时往锅内添加少许柠檬酸进行熬煮以达到收汁的目的。熬煮时用小火并时不时要进行搅拌。7)冷却、加入蜂蜜、罐装:待浓缩物冷却至室温后加入蜂蜜搅拌均匀,然后装入已洗净灭菌的玻璃瓶中进行密封。8)杀菌:采用微波杀菌或者巴氏杀菌的方式杀菌。杀菌冷却后放入冰箱中,在4℃[21]的条件下储存。2.4单因素试验2.4.1橘子皮与橘子肉质量比对蜂蜜橘皮茶质量的影响蜜蜂添加量为50%,柠檬酸添加量为0.2%,白砂糖添加量为20%,将橘子皮与橘子肉的质量比分别设置为1:1、1:2、1:3、1:4、1:5。分别制成成品后,以感官评价作为指标,考察橘子皮与橘子肉质量比对蜂蜜橘皮茶质量的影响,以确定橘子皮与橘子肉的最佳比例2.4.2蜂蜜添加量对蜂蜜橘皮茶质量的影响橘子皮与橘子肉的质量比为1;4,柠檬酸添加量为0.2%,白砂糖添加量为20%,将蜂蜜添加量(占橘皮橘肉总质量之比)分别设置为40%、50%、60%、70%、80%。分别制成成品后,以感官评价作为指标,考察蜂蜜添加量对蜂蜜橘皮茶质量的影响,以确定蜂蜜添加量的最适宜比例。2.4.3柠檬酸添加量对蜂蜜橘皮茶质量的影响蜂蜜添加量为50%,橘子皮与橘子肉的质量比为1;4,白砂糖添加量为20%,将柠檬酸添加量(占橘皮橘肉总质量之比)分别设置为0.1%、0.2%、0.3%、0.4%、0.5%。15 分别制成成品后,以感官评价作为指标,考察柠檬酸添加量对蜂蜜橘皮茶质量的影响,以确定柠檬酸添加量的最佳比例。2.4.4白砂糖添加量对蜂蜜橘皮茶质量的影响蜂蜜添加量为50%,橘子皮与橘子肉的质量比为1:4,柠檬酸添加量为0.2%,将白砂糖添加量(占橘皮橘肉总质量之比)分别设置为16%、18%、20%、22%、24%。分别配置成成品后,以感官评价作为指标,考察白砂糖添加量对蜂蜜橘皮茶质量的影响,以确定白砂糖添加量的最佳比例2.5正交试验根据单因素试验得到的结果,选取橘子皮与橘子肉质量比、蜂蜜添加量、柠檬酸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四个因素,以18%白砂糖添加量、20%白砂糖添加量、22%白砂糖添加量、45%蜂蜜添加量、50%蜂蜜添加量、55%蜂蜜添加量、0.1%柠檬酸添加量、0.2%柠檬酸添加量、0.3%柠檬酸添加量、橘皮橘肉质量比1:3、橘皮橘肉质量比1:4、橘皮橘肉质量比1:5进行L9(34)正交试验,来达到工艺优化的目的,从而找到制作蜂蜜橘皮茶的最佳添加量。各处理设2次重复,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见表1。表1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Tabel1Orthogonalfactorleveltable水平因素白砂糖添加量(A)蜂蜜添加量(B)柠檬酸添加量(C)橘皮橘肉质量比(D)118%45%0.1%1:3220%50%0.2%1:4322%55%0.3%1:52.6感官评价分析将制成的产品在4℃下保存5h后,邀请8位品尝人员,对成品蜂蜜橘皮茶进行感官评价,制定评分标准[22],同时以饮料的组织状态、色泽、香气、口感为指标[23]进行感官评价试验,对各配方进行评定。评分标准按照表2的感官评分标准对其进行评分,统计评分结果,在去除最低分和最高分后得出平均分。表2感官测评标准15 Table2Sensoryevaluationstandards组织状态(30分)色泽(20分)香气(20分)口感(30分)质地分散均匀,细腻,无异物。(20分-30分)质地分散不均匀,细腻,表面无异常(10分-19分)质地分散不均匀,表面有霉菌(0分-9分)色泽均匀一致,颜色较柔和(15分-20分)颜色柔和但色泽不均匀(10分-14分)颜色异常且色泽不均匀(0分-9分)包含橘子和蜂蜜的香味,无不良异味(15分-20分)无不良异味(10分-14分)有不良异味(0分-9分)口感细腻,酸甜度适中,有橘子的独特风味(20分-30分)口感细腻,酸甜都适中,没有橘子的风味(10分-19分)口感较差,酸甜度不适宜,没有橘子的风味(0分-9分)2.7产品理化性质评定分析根据GB/T31121-2014果蔬汁类及其饮料中理化性质的要求,采用折光计法计算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4]。2.8产品微生物指标评定分析菌落总数的测定:平板计数法,使用GB4789.2-2016进行测定[25]。大肠菌群计数:MPN法,使用GB4789.3-2016进行测定[26]。沙门氏菌的检测:使用GB4789.4-2016进行测定[27]。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使用GB4789.10-2016进行测定[28]。2.9产品橙皮苷含量的测定2.9.1色谱条件用于检测成品蜂蜜橘皮茶中橙皮苷的色谱条件如下:色谱柱型号:InertsilODS-SP(4.6mmX150mm,5m);15 流动相比例:乙腈:超纯水=32:68;流速:0.7mL/min;检测波长:280nm[29];柱温:35℃;进样量:10μL。2.9.2样品处理精确称取成品20μL,然后加入甲醇稀释至2mL,同时在进样检测前对样液进行处理,使其通过0.2μm的微孔过滤器过滤,以除去溶液中的大颗粒物质以免堵塞色谱柱。通过Waters2996检测器进行检测,运用软件Empower3对结果进行分析,数据结果存放于电脑。2.9.3标准品溶液的配制称取橙皮苷标准品,然后加入甲醇进行超声溶解并定容至25mL的容量瓶,即得橙皮苷标准品溶液,作为储备液。然后分别精确移取橙皮苷标准品储备液1.5mL、2.5mL、3.5mL、4.5mL、5mL于5支5.00mL的容量瓶中,用甲醇进行溶解并定容至刻度。3结果与分析3.1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3.1.1橘子皮与橘子肉质量比对蜂蜜橘皮茶质量的影响橘子皮与橘子肉质量比对蜂蜜橘子茶品质的影响感官评价评分结果见图2。图2橘皮:橘肉(质量比)对蜂蜜橘子茶品质的影响Fig2Effectoforangepeel:orangeflesh(massratio)onthequalityofhoneyorangetea从图2结果显示,橘子皮和橘子肉质量比的不同主要是对口感影响较大,当橘子皮和橘子肉的质量比为1:2时,成品的苦味稍重且缺少橘子味,说明橘肉的添加量还不足;而当橘子皮和橘子肉的质量比为1:5时,成品中橘肉的甜味已经完全盖过橘子皮独特的味道。因此综合考虑,当橘子皮与橘子肉的质量比为1:4时,成品蜂蜜橘皮茶感官评价结果最好。15 3.1.2蜂蜜添加量对蜂蜜橘皮茶品质的影响蜂蜜添加量(占橘皮橘肉总质量比)对蜂蜜橘皮茶品质的影响评价结果见图3。图3蜂蜜添加量(占橘皮橘肉总质量比)对蜂蜜橘皮茶品质的影响Fig3Effectofhoneycontent(Thequalityoforanges)onthequalityofhoneyorangepeeltea从图3的结果显示,蜂蜜添加量(占橘皮橘肉总质量之比)的不同对成品的组织状态、香气、口感都有所影响,当蜂蜜的添加量从40%逐步增加到80%时,成品的甜味逐渐增加,当蜂蜜添加量为控制在50%时,产品色泽比较适宜,具有蜂蜜和橘子的协调香味,且酸甜感适中,得到的成品蜂蜜橘皮茶感官评价结果最好。3.1.3柠檬酸添加量对蜂蜜橘皮茶品质的影响柠檬酸添加量(占橘皮橘肉总质量比)对蜂蜜橘皮茶品质的影响评价结果见图4。图4柠檬酸添加量(占橘皮橘肉总质量比)对蜂蜜橘皮茶品质的影响Fig4Effectofcitricacidcontent(Thequalityoforanges)onthequalityofhoneyorangepeeltea从图4的结果中显示,柠檬酸添加量(占橘皮橘肉总质量之比)的不同主要对成15 品的口感有所影响,当柠檬酸添加量为0.1%时,几乎没有酸味;当柠檬酸添加量为0.3%及其以上时,酸味开始凸显甚至盖过甜味。当柠檬酸添加量为0.2%时,产品的酸甜度适中,得到的成品蜂蜜橘皮茶感官评价结果最高。3.1.4白砂糖添加量对蜂蜜橘皮茶品质的影响白砂糖添加量(占橘皮橘肉质量比)对成品蜂蜜橘皮茶品质的影响评价结果见图5。图5白砂糖添加量(占橘皮橘肉总质量比)对蜂蜜橘皮茶品质的影响Fig5Effectofwhitesugarcontent(Thequalityoforanges)onthequalityofhoneyorangepeeltea从图5的结果中显示,白砂糖的添加量(占橘皮橘肉总质量之比)的不同主要对蜂蜜橘皮茶的口味和组织状态有所影响,当白砂糖添加量从16%逐步增加到24%时,成品的甜味逐渐增加,质地变得均匀。而当白砂糖的添加量控制在20%时,甜度适中,质地均匀。得到的蜂蜜橘皮茶的成品感官评价得分最高。3.2正交试验结果分析根据表1设计的蜂蜜橘皮茶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对蜂蜜橘皮茶的最佳工艺进行研究,并通过感官评价进行综合评分,其试验结果见表3和表4。表3蜂蜜橘皮茶正交试验结果Table3Orthogonaltestresultsofhoneyorangepeeltea.序号白砂糖添加量(A)蜂蜜添加量(B)柠檬酸添加量(C)橘皮橘肉质量比(D)感官评价Ⅰ感官评价Ⅱ11111858321222908915 313338990421238384522318887623129291731328382832138485933218887K1526500520518K2525523521527K3509537519515R1737212表4方差分析表Table4Varianceanalysistable.变异来源平方和自由度方差F值临界值Fα显著性白砂糖添加量30.333215.16522.736F(0.05)=4.26**蜂蜜添加量116.333258.16587.204**柠檬酸添加量0.33320.1670.250F(0.01)=8.02橘皮橘肉质量比13.00026.5009.745**误差6.00090.667总变异155.99917通过对表3和表4进行方差分析可以得出在这四种影响因素中,ABD即白砂糖添加量、蜂蜜添加量、橘皮橘肉质量比的作用高度显著,柠檬酸的作用不显著。因素对成品蜂蜜橘皮茶的感官评价影响顺序依次为B>A>D>C,即得到蜂蜜添加量(占橘皮橘肉总质量比)>白砂糖添加量(占橘皮橘肉总质量比)>橘皮橘肉质量比>柠檬酸添加量(占橘皮橘肉总质量比)。得到制作蜂蜜橘皮茶的最优配方为A1B3C2D2.但理论的最优配方在正交试验中并没有体现出来,而又因样品6(A2B3C1D2)评分较高,而理论的较优配方为A1B3C2D2.(设为M#),对这3个样进行比较试验,其结果见表12。表5蜂蜜橘皮茶制作条件重复试验Table5Repeatedexperimentsontheproductionconditionsofhoneyorangepeeltea样品ABCD感官评价15 6231292M#132294由表5的重复试验可知A1B3C2D2.为最优方案,得到的成品蜂蜜橘皮茶颜色分散均匀,酸甜度适宜,具有橘子的独特风味,表面无异常。因此制作蜂蜜橘皮茶的的最佳配方为:蜂蜜添加量(占橘皮橘肉总质量比)为55%、橘子皮:橘子肉=1:4(m:m)、柠檬酸添加量(占橘皮橘肉总质量比)为0.2%、白砂糖添加量(占橘皮橘肉总质量比)为18%。3.3产品感官评价结果色泽:颜色为橙黄,色泽均匀一致,颜色较柔和。组织状态:分散均匀,表面无异常香气:具有蜂蜜、橘子协调的混和风味,无不良风味。口味:口感细腻,酸度适宜,有橘子独特风味。3.4产品理化指标检测结果产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2.8%3.5产品微生物指标的检测结果大肠菌群:未检出致病菌:未检出菌落总数:20CFU/mL3.6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以吸收峰面积与浓度作为横、纵坐标轴,去绘制橙皮苷标准曲线。同时获得其线性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结果显示出浓度和峰面积之间良好的线性关系,此时R2=0.9992,得到图115 图1橙皮苷标准曲线Fig1 Standard curve of hesperidin3.7产品陈皮苷含量的检测结果将蜂蜜橘皮茶成品的数据带入标准曲线方程Y=2E+07X+15808,得到成品的橙皮苷含量为4.85mg/mL。4结论根据单因素试验的结果,在橘子皮与橘子肉的质量比对蜂蜜橘皮茶品质的影响中,最佳配比应是:橘子皮:橘子肉=1:4(m∶m);在蜂蜜添加量对蜂蜜橘皮茶品质的影响中,最佳的蜂蜜添加量(占橘皮橘肉总质量比)应为50%;在柠檬酸添加量对蜂蜜橘皮茶品质的影响中,最佳的柠檬酸添加量(占橘皮橘肉总质量比)应为0.2%;在白砂糖添加量对蜂蜜橘皮茶品质的影响中,最佳的白砂糖添加量(占橘皮橘肉总质量比)应为20%。再根据单因素试验所得结果,选取橘皮橘肉质量比、蜂蜜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柠檬酸添加量四个因素做正交试验。根据正交试验所得结果,得出了影响蜂蜜橘皮茶品质的4个因素的主次关系依次为:蜂蜜添加量(占橘皮橘肉总质量比)、白砂糖添加量(占橘皮橘肉总质量比)、橘皮橘肉质量比、柠檬酸添加量(占橘皮橘肉总质量比)。同时蜂蜜橘皮茶的最佳配方为:橘子皮与橘子肉按1:4(m∶m)的比例添加,再向其中加入18%的白砂糖(占橘皮橘肉总质量比),0.2%的柠檬酸,55%的蜂蜜。15 参考文献[1]吕绪佺,于宏伟.红橘果皮中色素提取研究,河北化工2011.11,44-46.[2]牛辉,于宏伟,韩明会,等.醇溶剂提取橙皮苷研究进展.河北化工,2010,(8):7-8.[3]单丽君,郑晓东,叶兴乾,等.利用柑橘皮固体发酵生产饲用复合酶菌株的选育[J].菌物学报,2005,24(2):227—234.[4]段书德,于宏伟,姚清国,等.柑橘油的提取及应用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098-2099.[5]张凤,黄芳,李健.正交试验优化橘皮中橙皮苷提取工艺[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1048-11049[6]刘明,常庆,杨鹏等.橙皮苷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杭州化工,2011,12.[7]KohnoⅡ.TaimaSumidaT.etal.Inhibitoryeffectofmandarinjuicerichinb-cryptoxanthinandhesperidinon4-(methyInitrosamino)-1-(3-pyridyl)-l-butanoneinducedpulmonarytumorigenesisinmice.CancerLetters,2001.174:141-150.[8]MarderII,ViolaII,Wasowskic.etal.6-Bethylapigeninandhesperidin:newvalerianaflavonoidswithactivityontheCNS.Pharmacology,BiochemistryandBehavior,2003.75:537-545.[9]GrolmannKMantheyJA,CameronR&Acid-catalyzedhydrolysisofhesperidinatelevatedtemperatures.CarbohydrateResearch,2000,328:141-146.[10]宁方刚,许建中,李小波等.橙皮苷的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1(11):220-223,234.[11]齐兵,何志勇,秦肪,等陈皮中橙皮苷的提取与纯化工艺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2,33(24):343-346.[12]朱玉昌,周大寨,王成.甜橙皮中橙皮苷提取工艺[J].食品科学,2010,31(22):264-267.[13]朱荣莉,高少洁,雷杰,等.桔皮中橙皮苷提取工艺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2,48(6):57-60.[14]TanakaT,MakitaH,KawabataK,etal.Chemopreventionofazoxymethane-induc-edratcoloncarcinogenesisbythenaturallyoccurringflavonoids,diosminandhesperidin.Carcinogenesis,1997,18(5):957-965.[15]文帅,刘伟.柑橘中苦味物质种类及其测定方法概述[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9,1181-84+93.[16]郭夏丽,罗丽萍,冷婷婷,等.7种不同蜜源蜂蜜的化学组成及抗氧化性[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0,04665-670.[17]罗红霞,王丽,李淑荣.10种蜂蜜中的抗氧化物质及其抗氧化能力分析[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02626-632.15 [18]付中民,陈昌利.蜂蜜杀菌方法论述[J].养蜂科技,2001,05:7-8.[19]蒲传奋.乳化蜂蜜微波杀菌工艺及其保鲜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20]周先汉,蒲传奋,阮少钧.乳化蜂蜜微波杀菌工艺研究[J].食品科学,2006,12:469-472.[21]谢婧,宋新辉.苹果蜂蜜柚子茶的研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4,1227-30.[22]GB/T29605-2013《感官分析食品感官质量控制导则》[S].[23]GB/T31121-2014果蔬汁类及其饮料[S].[24]GB/T1214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S].[25]GB/T 4789.2-2016,食品微生物检验学检验菌落总数的测定[S].[26]GB/T 4789.3-2016,食品微生物检验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S].[27]GB/T4789.4-2016,食品微生物检验学检验 沙门氏菌的检测[S].[28]GB/T 4789.10-2016,食品微生物检验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S].[29]陈月龙,棘孢曲霉JMUdb058柚苷酶的结构及其水解柚皮苷的特性研究[D].厦门:集美大学,2012.致谢本论文在指导老师老师的指导下现已完成。在整个的实验设计过程当中,从一开始的选择研究课题、确定好研究方案、各方面细节的完善以及到毕业论文的撰写以及修改,邓老师都给我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和无穷的启迪,我能从中深深感受到邓老师对于我的毕业设计上的悉心指导和热情关怀,同时老师严谨的教学态度科学的工作方法对我完成毕业论文的设计以及写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和莫大的鼓励。本人在此向指导老师对我的指导与教育表示由衷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同时,在进行论文中试验操作期间,感谢食科一班叶子青同学对我论文中的原材料供给、试验原理、试验方法、数据处理、等工作上给予了不同程度却同样宝贵的热情帮助;同时感谢食科一班卢玲薇同学在液相色谱检测橙皮苷含量方面提供了莫大的帮助,同样在此向这份珍贵的情谊表达我的感激之情。还要感谢的是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对我本科4年的培育,让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特别感谢陪伴我走过本科四年的老师、同学及朋友,你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指导让我从未迷失方向,谢谢你们一路的支持和鼓励。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努力,我最后完成了论文的写作。从最开始接到论文题目到一步步去实现,再到论文文章的完成,每一步对我来说都是新的尝试与挑战,这同时也15 是我在大学期间独立完成的最大的项目。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同样也有很多感受,从一无所知到开始了独立的学习和试验,查看相关的资料和书籍,让自己头脑中模糊的概念逐渐清晰,使自己十分稚嫩作品一步步完善起来,每一次改善都是我学习的收获,每一次试验的成功都会让我兴奋好一段时间。我的论文作品还不是很成熟,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这次做论文的经历使我终身受益。我感受到做论文是要真真正正用心去做的一件事情,是真正的自己学习的过程和研究的过程,没有学习就不可能有研究的潜力,没有自己的研究,就不会有所突破,那也就不叫论文了。期望这次的经历能让我在以后学习中激励我继续进步。最后,再一次感谢所有在我的毕业设计中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朋友以及在论文中被我引用或参考论著的作者。如有不正之处,恳请各位批评及指正。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