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00 KB
- 2022-06-16 12:36:26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心经诵读(玄奘法师译本) bōrěbōluómìduōxīnjīng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2] guānzìzàipúsà,xíngshēnbōrěbōluómìduōshí,zhàojiànwǔyùnjiēkōng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dùyīqiēkǔè。shèlìzǐ,sèbúyìkōng,kōngbúyìsè, 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sèjíshìkōng,kōngjíshìsè。shòuxiǎngxíngshí,yìfùrúshì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shèlìzǐ,shìzhūfǎkōngxiāng,bùshēngbúmiè,búgòubújìng,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bùzēngbùjiǎn,shìgùkōngzhōngwúsè,wúshòuxiǎngxíngshí,wúyǎněr 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 bíshéshēnyì,wúsèshēngxiāngwèichùfǎ,wúyǎnjiè,nǎizhìwúyìshíjiè, 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wúwúmíng,yìwúwúmíngjìn,nǎizhìwúlǎosǐ,yìwúlǎosǐjìn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wúkǔjímièdào,wúzhìyìwúdé,yǐwúsuǒdégù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pútísàduǒ,yībōrěbōluómìduōgù,xīnwúguàài。wúguààigù,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 wúyǒukǒngbù,yuǎnlídiāndǎomèngxiǎng,jiūjìngnièpán 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sānshìzhūfó,yībōrěbōluómìduōgù,déānòuduōluósānmiǎosānpútí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gùzhībōrěbōluómìduō,shìdàshénzhòu,shìdàmíngzhòu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shìwúshàngzhòu,shìwúděngděngzhòu。néngchúyíqièkǔ,zhēnshíbùxū 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gùshuōbōrěbōluómìduōzhòu。jíshuōzhòuyuē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gādìgādìbālāgādībālāsānggādīputìsa⌒po⌒he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读了很多遍心经,才从其深奥的意理中悟出一丝浅意。佛法是伟大的,《心经》是篇真正教人觉悟的文章。 怀禅书法《心经》 自由自在的菩萨用般若智慧言传身教众生,依靠自心的心灵智慧,从烦恼生死的这一边到达安乐解脱的那一边。世间万像等同于空性,得到的、希望的、作为的、知道的、终究都会是空性。各种相状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所以说宇宙中其实是什么东西都由各种条件组合而成,一切的相都是一时的组合,不是永久不变,所以叫无常。我们的享受、我们的欲望、我们的作为、我们的明了、和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触摸到的、感觉到的、一切都是虚妄想法造作的。没有距离,没有意识,没有不明了的,也没有能明了的。以至于没有死也没有不死。没有什么办法让得到的存在的东西永恒,所以没有什么可以真正拥有。
《心经》告诉我们要根据佛所说的,要用自心的“般若智慧”从烦恼生死的这一边把自己渡到安乐解脱的那一边。所言的“般若智慧”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本有的清净之心,寂静之心,光明之心。不要在乎那些虚妄的受想行识,得失荣辱。心里没有思念顾虑才能会轻松解脱,放下一切才会没有恐慌惧怕,远离非份不实际的幻想,才会终究没有烦恼生死得到安乐解脱。同时应当把自心始终放在这样的境界中。才会得到最高的、平等的、真正的觉悟。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释意]★般若:大智慧 ★波罗蜜多:到达彼岸 ★菩萨:觉而有情(是梵文:“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是觉悟,萨埵是有情,菩萨二字可解为觉而有情) ★涅盘:智能产生飞跃 Ⅰ、无论在地球或在外星的生命,只要达到得道的标准都可称为“究竟涅盘” Ⅱ、无论哪一级别的菩萨和佛,在离开人间脱离肉体时,亦可称“涅盘”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彻底觉悟的高层次(无上正等正觉) Ⅰ、阿:无 Ⅱ、耨多罗:上 Ⅲ、三:正 Ⅳ、藐:等 Ⅴ、菩提:觉 (三世诸佛的能量和大智慧,已达到相当高的标准)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掌握运用大智慧,到达彼岸而觉悟的核心根本经典◆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
能够自由自在地观察自身佛性之奥秘的觉者,在运用大智慧深入研究生命是如何到达光辉彼岸的过程时,真实地看到,构成宇宙万事万物的五种因素(色、受、想、行、识)原本具有可变的空态性质,没有不可变的实体,一切痛苦灾难,都能被这一空态度脱而化解掉。◆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弟子们,从宏观角度看,色和空没有区别;从微观角度看,空与色也相同。空是色的分解,色是空的化合。尽管你反复透彻地去领受、深思、认知和识别,其结论仍然不变。 Ⅰ、色:指可见物体,如人、物品、山水等(非颜色、姿色) Ⅱ、空:不是什么也没有,只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罢了。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弟子们,凡有形象和无具体形象的事物,其本质都具有空性和可变的特点,不参在生长灭亡、肮脏洁净、增多减少。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所以,空中没有色的实体,没有对色的思维意思。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要归于空;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也要归于空。没有六根六尘的界限和其被认识的界限,心中没有不明白、不自觉和因不明白而烦恼的影子,知直到没有老死和老死的影子,没有累积恶因所造成的苦果,没有修炼道法而成就的品位。不运用智巧去获得什么,那是因为没有什么可以得到的缘故。◆菩提萨陀,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
菩萨因为运用那到达彼岸的大智慧的缘故,清净的心没有一丝挂念,没有挂怀和障碍就免除了恐惧害怕,便脱离了异想天开的梦幻杂念,最终觉悟得道而成正果。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 那些过去、现在、未来佛,依靠那到达彼岸的大智慧,荣获了无上正等正觉的大果位。◆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所以确认:到达彼岸的大智慧是修炼中最神圣的准则,是最光明的法器,是至高无上的真理,是无与伦比的规范。能真实而不虚妄地将全部苦难化解清除,所以要牢记“般若波罗蜜多”这句真言。◆即说咒曰:揭缔,揭缔!波罗揭缔,波罗僧揭缔,菩提萨婆呵。既然如此,便号召众生:去吧,去吧!彼岸是归宿,为修我佛,赶快用行动去成就无上正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