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0.44 KB
  • 2022-06-16 12:33:15 发布

DB1507∕T41-2020 卜留克生产技术规程(呼伦贝尔市)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ICS65.020.20B31DB1507呼伦贝尔市地方标准DB1507/T41—2020卜留克生产技术规程RegulationforBrassicanapobrassicaproduction2020-05-12发布2020-08-12实施呼伦贝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507/T41—2020前言本标准根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呼伦贝尔市农牧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呼伦贝尔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呼伦贝尔市小良农庄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包妍妍、刘辉、孙忠良、呼如霞、张安臣、王先春、王红霞、刘健、魏欣彤、李莉。I DB1507/T41—2020卜留克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卜留克的生产技术。本标准适用于呼伦贝尔市卜留克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8321.10-2018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GB16715.4-2010瓜类作物种子第4部分:甘蓝类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3生产技术3.1茬口安排宜选择瓜类、豆类、茄果类作物或小麦、玉米为前茬,不宜选择十字花科作物为前茬。3.2品种选择宜选择抗病性强、产量高、商品性好的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16715.4-2010中4.2的规定。3.3整地施肥3.3.1土壤条件宜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沙壤土。3.3.2整地3.3.2.1秋整地秋整地宜在5cm深度的土壤温度为3℃~5℃时进行。整地深度25cm~30cm。3.3.2.2春整地春整地宜在土壤耕层化冻后进行。整地深度25cm~30cm。3.3.3施基肥3.3.3.1肥料应符合NY/T496的规定。1 DB1507/T41—20203.3.3.2施肥量2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每667m宜施腐熟有机肥3000kg~4000kg,尿素10kg,磷酸二铵10kg,硫酸钾15kg。3.3.3.3施肥方法结合深翻整地一次施入。3.3.4起垄3.3.4.1时间播种前5d~7d起垄,视土壤墒情浇一次水。3.3.4.2规格宜做成宽65cm,高10cm的垄。3.3.4.3质量垄面、垄沟平整,无大土块。3.4播种3.4.1种子处理3.4.1.1包衣种子直接播种。3.4.1.2非包衣种子宜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用药量宜为种子重量的0.2%,加50%辛硫磷乳油,用药量宜为种子重量的0.1%,拌种。3.4.2播种时间10cm地温稳定在5℃~7℃以上时开始播种。3.4.3播种方法采用机械播种,播种深度1cm,播后及时镇压。3.4.4播种量2每667m播种量80g~100g。3.4.5播种密度2株距25cm~30cm,每667m保苗3100~3600株。3.5田间管理2 DB1507/T41—20203.5.1间苗二至三片真叶出现时及早间苗。3.5.2定苗五至六片真叶出现时按规定的株距进行定苗。3.5.3中耕除草宜结合间苗定苗进行中耕除草;宜经常中耕松土,保持土壤表面疏松,注意中耕要浅,避免伤根,封垄前进行最后一次中耕。3.5.4浇水3.5.4.1播种后宜浇一次透水。3.5.4.2幼苗期幼苗大部分出土后,浇一次水,定苗之后浇一次水。3.5.4.3叶生长期如无自然有效降雨,出现缺水症状时,应进行浇水,浇水量以达到田间持水量的65%~80%为宜。后期除了自然降雨外,应控制浇水。3.5.4.4肉质根膨大期如无自然有效降雨,出现缺水症状时,应进行浇水,浇水量以达到田间持水量的65%~80%为宜。3.5.4.5采收期采收前5d~7d停止浇水。3.5.4.6浇水时间宜选择在晴天进行,避开中午高温时间。3.5.5追肥3.5.5.1肥料应符合NY/T496的规定。3.5.5.2肉质根膨大期2膨大盛期结合浇水追肥一至二次,每667m宜追施硫酸钾10kg~15kg,尿素5kg。3.6病虫害防治3.6.1农业防治3 DB1507/T41—20203.6.1.1选用抗病品种选用适合当地的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3.6.1.2合理耕作制度实行二至三年轮作,不宜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加强中耕除草。3.6.1.3科学施肥测土配方施肥,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辅助施用少量化肥。3.6.2物理防治宜使用性诱剂诱杀害虫。3.6.3生物防治有条件的地块,宜利用天敌和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3.6.4药剂防治3.6.4.1农药应符合GB/T8321.10的规定。3.6.4.2黑腐病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或20%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发病初期每7d喷一次,连喷二至三次。3.6.4.3褐斑病用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发病初期每7d喷一次,连喷二至三次。3.6.4.4蚜虫用1.8%阿维菌素乳油4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喷雾防治,若发生虫情每7d喷一次,连喷三次。3.6.4.5菜青虫用苏云金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0%灭幼脲悬浮剂800倍液喷雾防治,若发生虫情每7d喷一次,连喷三次。3.6.4.6小菜蛾用1.8%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液~1500倍液,发病初期每7d喷一次,连喷二至三次。3.7采收3.7.1采收时期待肉质根充分膨大时,适时采收。采收应符合农药安全间隔期的规定。4 DB1507/T41—20203.7.2采收方式可采用人工采收或机械采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