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00 KB
- 2022-06-16 12:31:50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乡镇(街道)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密……….…………封…………………线…………………内……..………………不…………………….准…………………答….…………题…绝密★启用前呼伦贝尔市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综合练习试题含答案题号知识基础积累运用口语交际阅读习作总分得分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9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3、请在试卷指定位置作答,在试卷密封线外作答无效,不予评分。一、基础知识(共5小题,每题4分,本题共计20分)1、选择合适的汉字填空。厨橱震振()窗()艺()柜()奋()颤()慑2、下列带点字容易读错,请你在正确的音节下面打“√”。栗子(lìsù)摩平(māmó)含糊(húhù)寺院(sìshì)计较(jiǎojiào) 养尊处优(chǔchù)3、下面的词语书写有对有错,对的在括号里打“√”,有错的在错字上打“×”,并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1.凝然()摸仿()遮挽()沽萎()勿忙()2.支体()名义()优稚()堂惶()甜密()3.予备()稀奇()元霄()面俱()枚瑰()4.白瓷碗()诳天桥()小园圈()黑糊糊()辩是非()4、词语对对碰。1、表示创新的成语3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描写颜色的成语3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选词填空。不是……而是……不是……就是……既……又……不仅……而且……严峻严格严厉为了迎接奥运会,我国运动健儿争分夺秒,刻苦锻炼,要求自己十分()。因为他们知道,奥运会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比赛的输赢()关系个人的脸面,()关系祖国的荣誉。胜利()为个人出风头,()为祖国争光。二、积累与运用(共4小题,每题5分,本题共计20分)1、趣味标点。桌子上放着一盘梨,旁边有一张纸条,上写:“这梨不大好吃”几个字。小云、哥哥、姐姐看了后别说出了一种看法,这三种看法都言之有理又各不相同。请你给句子加上标点,代他们说出各自的意思。(1)小云:这梨不大好吃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哥哥:这梨不大好吃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姐姐:这梨不大好吃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按要求写句子。(1)湖面很平静。(改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云南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雪花落在头发上。(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改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没有太阳,就不会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改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按要求写句子。1、客家人在治家、处事、待人、立身等方面都体现出明显的文化特征。(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顶碗少年表演后,全场响起了掌声。(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五根手指团结一致。五根手指成为一个拳头,根根有力量。(用合适关联词合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六年前的一个夜晚,我感受到了和田维吾尔族人特有的豪气与乐观。(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到了腊月,人们早早地准备好了吃的、穿的、用的。(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理解课文内容填空。(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作者把时间比作________生动描绘出时间________的特点。这句话选自《》一文,作者________。(2)《学弈》中意思是说:“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说:不是这样的。”的原文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这句话可知:学习结果不同的原因并不是智力而是态度,前者________,后者________。(后两空用成语作答)第5页共5页
(3)除夕夜家家灯火________,不许________,鞭炮声________。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________,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从这句话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4)通过学习《藏戏》一文,我们了解到藏戏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没有________;一部戏演出________毫不稀奇。文中介绍王妃的面具是________的,代表柔顺。三、口语交际(共1小题,每,题6分,本题共计6分)1、在你的身边是否有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发生,请举例子并就这一例子谈谈你的见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共3小题,每,题8分,本题共计24分)1、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秋之神韵我爱秋。不只爱它令人赞美的硕果,不只爱它奉献一生的落叶,我最爱它令人神往的神韵。没有春的缠绵,夏的狂热,冬的冷漠;犹如原野上时而奔跑跳跃,时而戛然而止的骏马,犹如饱经沧桑豁达开朗的将军,犹如从容飘逸划过夜空的流星……秋天是清爽的。头上是高阔的天空,蓝蓝的不杂一丝云彩;脚下是平坦的大地,处处有成熟的金黄,恬静的小街道。风中飘洒黄叶的飒飒声,与清澈见底欢愉跳跃的小溪轻声伴和。一切都是那样的清纯与洒脱。秋天是热情的。因酷暑而委顿的人们,在微微的凉意里振作起来了。学生们又满怀信心地开始了新的学年;年轻人也兴高采烈地于重阳远眺,一个个步履轻快,神采飞扬,他们又有了新的期待。秋天是真诚的。一阵秋风,吹散了平日的虚伪与私心,人们胸怀坦荡,以诚相待。在这自自然然爽爽快快的季节里,又怎么会容得下猜疑和做作呢?清爽、热情与真诚,不加雕琢的自然流露,行云流水般的抒发自如,透露出一种沁人心脾的新意,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噢,秋之高洁,我钦佩你;秋之潇洒,我欣赏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戛然而止()硕果()伴和()步履()雕琢()2、把文中画“_____”的句子改为陈述句。3、在作者眼中,春天的特点是_____,夏天的特点是_____,冬天的特点是_____,秋天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作者把秋天分别比喻成了_____,_____,_____。5、“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一句里的“这”指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你最喜欢文中的哪句(段)话,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作者认为秋天是清爽的、热情的、真诚的。秋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仿照作者的表达方法写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理解。豆角鼓有一个在幼儿园就熟识的朋友,男生。那时,我们同在一张小饭桌上吃饭。上劳动课的时候阿姨发给每人一面跳新疆舞用的小铃鼓里头装满了豆角。当我摘不完豆角筋的时候,他会来帮我。我们就把新疆铃鼓称为“豆角鼓”。以后几十年,我们只有很少的来往,但彼此都知道对方在城市的某一个角落里,愉快地生活着。一天,他妻子来电话,说他得了喉癌,手术后在家静养,如果我有时间的话,请给他去个电话。我连连答应,说明天就做。他妻子略略停了一下说:“和他通话时请您尽量多说,他会非常入神地听。但是,他不会回答你,因为他无法说话。”第二天,我给他打了电话。当我说出他的名字后,回答是长久的沉默。我习惯地等待着回答,猛然意识到,我是不可能得到回音的。我便自顾自地说下去,确知他就在电线的那一端,静静地聆听着。自言自语久了,没有反响也没有回馈,甚至连喘息的声音也没有,感觉很是怪异,好像你面对着无边无际的棉花垛……那天晚上他的妻子来电话说,他很高兴,很感谢,希望我以后常常给他打电话。我答应了,但拖延了很长的时间。也许是因为那天独自说话没有回声的感受太特别了。后来,我终于再次拨通了他家的电话。当我说完“你是xx吗?我是你幼儿园的同桌啊……”我停顿了一下,并不是等待他的回答只是喘了一口气,预备径自说下去。就在这个短暂的间歇里我听到了细碎的哗啦啦声……这是什么响动?啊,是豆角鼓被人用力摇动的声音!那一瞬,我热泪盈眶。人间的温情跨越无数岁月和命运的阴霾,将记忆烘烤得蓬松而馨香。那一天,每当我说完一段话的时候,就有哗啦啦的声音响起,一如当年我们共同把择好的豆角倒进菜筐。当我说再见的时候,回答我的是响亮而长久的豆角鼓声。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长久——()熟识——()怪异——()第5页共5页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回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径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也许是因为那天独自说话没有回声的感受太特别了。”这里的“特别”具体体现在哪里?在文中用“______”画出有关句子。4.“我”第一次给他打电话,是在自言自语,而第二次却能听到熟悉的豆角鼓的声音。从中我感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当我说再见的时候,回答我的是响亮而长久的豆角鼓声。”这“响亮而长久的”豆角鼓声述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古文欣赏。伤仲永<北宋>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译文>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再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说:“他才能完全消失,和普通人一样了。”孟母三迁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行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衒(xuàn)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译文>孟子年少时,家住在坟墓的附近。孟子经常喜欢在坟墓之间嬉游玩耍。孟母见此情景,就觉得这个地方不适合居住,于是就带着孟子搬迁到市场附近居住下来。可是,孟子又玩闹着学商人买卖的事情。孟母又觉得此处也不适合孟子居住,于是又搬迁到书院旁边住下来。此时,孟子便模仿儒生学作礼仪之事。孟母认为,这正是孟子所适宜居住的地方,于是就定居下来了。1.“孟母三迁”这则故事广为流传,它可用一成语来说理,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2.你从“孟母三迁”这则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请作简要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仲永的父亲和孟子的母亲的教育方法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习作(本题共计30分)1、作文部分。(一) 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这六年的生活,你一定会有许多感慨,或高兴,或得意,或自豪,或遗憾,或后悔,或困惑……如果你能再做一回小学生,你将会怎样呢?请你以《如果,我能再做一回小学生》为题,写一篇文章。(二) “尝试”也就是试一试,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实践活动。它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然而,不管怎样,它都会使你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请选取你在生活中曾经历的一次尝试,把题目《那是一次()的尝试》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从以上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 2、内容具体,感情真,语句通顺,有一定的条理。第5页共5页
第5页共5页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共5小题,每题4分,本题共计20分)1、橱窗,厨艺,橱柜,振奋,震颤,震慑2、栗子(lìsù)摩平(māmó)含糊(húhù)寺院(sìshì)计较(jiǎojiào) 养尊处优(chǔchù)3、答案如下:1.凝然(√)摸仿(模)遮面(√)沽萎(枯)勿忙(匆)2.支体(肢)名义(√)优稚(雅)堂惶(皇)甜密(蜜)3.予备(预)稀奇(√)元霄(√)面俱(具)枚瑰(瑰)4.白瓷碗(√)诳天桥(逛)小园圈(圈)黑糊糊(乎)辩是非(辨)4、略5、不是……而是……不是……就是……既……又……不仅……而且……严峻严格严厉二、积累与运用(共4小题,每题5分,本题共计20分)1、这梨,不大好吃这梨不大,好吃这梨不大好吃2、略3、略4、句话把日子比作(轻烟和薄雾),说明了时间(的易逝)。朱自清《匆匆》三、口语交际(共1小题,每,题6分,本题共计6分)1、略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共3小题,每,题8分,本题共计24分)1、略2、1.短暂陌生普通2.回报。直接、独自。3.自言自语久了,没有反响也没有回馈,甚至连喘息的声音也没有,感觉很是怪异,好像你面对着无边无际的棉花垛……4.他从我的电话里得到了温情,得到了友谊,得到了心灵的慰藉。5.纯真的友谊,述说着人间互相关爱的温情。3、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2.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说明社会环境与一个人、特别是青少年的成长有直接的关系。孟子后来成为大学问家,与社会环境对他的熏陶感染有很大关系。3.能够针对两人不同的教育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语句通顺者即可给分。五、习作(本题共计30分)1、酌情给分第5页共5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呼伦贝尔市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doc
- 呼伦贝尔市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提升训练试题含答案.doc
- 呼伦贝尔市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 含答案.doc
- 呼伦贝尔市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能力提升试题 含答案.doc
- 呼伦贝尔市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模拟考试试题 含答案.doc
- 呼伦贝尔市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题 含答案.doc
- 呼伦贝尔市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自我检测试题 含答案.doc
- 呼伦贝尔市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综合练习试题 含答案.doc
- 呼伦贝尔市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题 含答案.doc
- 呼伦贝尔市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含答案.doc
- 呼伦贝尔市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强化训练试题 含答案.doc
- 呼伦贝尔市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含答案.doc
- 呼伦贝尔市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学期自我检测试题 含答案.doc
- 呼伦贝尔市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学期考前练习试题 含答案.doc
- 呼伦贝尔市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学期考前检测试题 含答案.doc
- 呼伦贝尔市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含答案.doc
- 呼伦贝尔市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含答案.doc
- 呼伦贝尔市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综合练习试题 含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