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2.93 KB
  • 2022-06-16 12:30:02 发布

基于旅游市场分析下的呼伦贝尔市草原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初探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基于旅游市场分析下的呼伦贝尔市草原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初探赵红霞,张秀卿摘要:呼伦贝尔草原生态旅游资源总量大、类型多样、等级优良,发展草原旅游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针对2000-2010年间呼伦贝尔市草原旅游市场的需求和旅游市场特征,分析呼伦贝尔草原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呼伦贝尔草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呼伦贝尔市;草原生态旅游;发展现状1呼伦贝尔市草原旅游资源概述呼伦贝尔草原概况呼伦贝尔草原是中国内蒙古白治区东北部草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由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是牧业四旗(新左旗、新右旗、陈旗、鄂温克旗)和海拉尔区、满洲里市及额尔古纳市南部、牙克石市西部草原的总称,地势东高西低,呼伦贝尔草原是IT前世界上保存最好的天然草原,面积达到&3X10W,生长着碱草、针茅、苜蓿、冰草等120多种营养丰富的牧草,素有世界第三大草原Z称,是屮国自然景观的王牌,由东向西呈规律性分布,地跨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和干旱草原三个地带。满洲里市1%牙克石市6%根河鄂伦春旗10%鄂温克旗12%新巴尔虎右旗22%新巴尔虎左旗18%海拉尔区1%陈巴尔虎旗152%莫力达瓦旗2%图1呼伦贝尔各旗县草原面积比较Fig.lTheareacomparisonofPrairieinAllCountiesinHulunBuir1.2呼伦贝尔需草原旅游资源现状分析内蒙古有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品位较高的草原旅游资源,49处草原旅游资源遍布11个盟市,形成了不同等级的草原旅游区,其中有呼和诺尔、白音锡勒、辉腾锡勒、巴拉根河等优质草原。内蒙古旅游资源和全国的同类资源比较,最突出和最具竞争优势的就是草原和蒙古族民俗,而蒙古族民俗的产生人多依附于草原,因此,草原是内蒙古的优势旅游资源。呼伦贝尔草原生态旅游资源总量大、类型多样、等级优良,能为人类提供娱乐、美学、文化、教育等多方面价值。依据英现存状况、形态、特色,可以划分为草原自然景观资源和草原人文景观资源2个大类以及草原地文景观、水体景观、生物景观、气候与气象景观、遗址遗迹、人文活动、建筑与设施、草原旅游商品和草原畜牧业9个亚类。呼伦贝尔市现开发的主要草原旅游区有呼伦贝尔陈巴尔虎旗呼和诺尔草原旅游度假区、金帐汗草原旅游度假区、鄂温克旗巴彦呼硕草原旅游区、呼伦贝尔新左旗乐都道景区、扎兰屯成吉思汗草原。呼伦贝尔草原类型自然保护区如表1所示。 表1呼伦贝尔市草原类型自然保护区现状表Table.1GrasslandnaturereservestatusofHulunBuircity自然保护区名称级别位置而积主要保护对彖建立主管(万公顷)年份部门达责湖国家级呼伦贝尔市74.00珍禽、湿地、草原1992环保陈巴尔虎草何草原旗县级呼伦贝尔市陈旗60.00草甸草原1998环保诺门罕旗县级呼伦贝尔市新左旗16.09湿地、珍禽、草原1998环保莫达木吉盟市级呼伦贝尔市新左旗0.67湿地、珍禽、草原1999环保沙地桦子松旗县级呼伦贝尔市陈旗12.74珍稀植物、草原1999林业呼伦贝尔草原旅游资源本身品质较高,规模大,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较好,可开展观光、疗养、度假、科考、探险等多种功能,但空间分布线太长,最佳的观赏时期集中在5-9月,景观较为单调。进入景点的道路不佳,使游客心里感知距离过长。2呼伦贝尔市草原旅游市场现状与需求分析2.1呼伦贝尔草原旅游客源市场构成分析近几年呼伦贝尔旅游业发展迅速,2000年到2010年入境游客、国内游客接待人数持续增反,旅游收入不断增加,其小草原旅游的贡献功不可没,主要的草原旅游景区的游客人数及旅游收入也是逐年增加的,而且增长速度很快。(如表5所示)。表3、表4为呼伦贝尔市2000-2010年旅游经济指标统计。海外客源市场主要來自蒙古、俄罗斯、日本、美国、新加坡、英国、澳大利亚等,其中,蒙古和俄罗斯是一级客源市场,占内蒙古自治区全部海外市场的九成以上。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二级客源市场,tl本是亚洲最大的客源市场,韩国是东亚太地区新型的主要客源国之一,已经成为我国第三大客源国。另外,港澳台同胞游客量也在逐年增加。国内客源市场呈现出“三分天下”的现象,以内蒙古地区、京津唐地区、东北三省客源为主,其他临近省份如山西、甘肃,和较远省份如广东、山东、云南等客源比例基本差不多,但比例比较少,这说明呼伦贝尔草原旅游的影响力不足,客源市场开发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如表6所示)。根据问卷调查显示,近几年,呼伦贝尔草原旅游区游客增长最快的是散客及自驾游游客。表32000-2010年呼伦贝尔市入境游旅游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Table3Finishedstatetableofeconomicindexforinboundtourismfrom2000to2010inHulunBuir年限入境旅游者(万人次)同比(%)入境游创汇(亿美元)同比(%)国内旅游者(万人次)同比(%)200027.52&30.44-7.11241820012&230.489136.410200213.813.10.492.1157.915.7200315.512.30.5512.1185.8探17.7200436132.21.4816924531.8200548.9535.11.9533.7312.627.5200655.0712.51.81-8.6360.7415.4200762.76142.2926.541&8616 200863.71.52.43654730.6200941.46-53.61.97-23.4710.2429.8201052.6927.12.6434.492&0822.4表42000-2010年呼伦贝尔市国内游旅游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Table4FinishedstatetableofeconomicindexforDomestictourismfrom2000to2010inHulunBuir年限国内游收入(亿元)同比(%)接待总人数(万人次)同比(%)旅游总收入(亿元)同比(%)20005.1364151.519.78.735720016.7132161.68.610.6822200212.383171.115.51649.8200312.675201.3探17.216.8探5200423.4785.2428139.535.7112.5200530.6130.4361.552&546.0928.9200639.6729.6415.811553.8116.7200753.1334481.6215.869.8229.8200876.5344610.726.893.3332009104.8937751.723.1118.3226.82010125.5419.7928.0822.4143.0120.9表5呼伦贝尔主要草原旅游景区的2007-2009年旅游接待人数及收入情况Table.5ThetouristpopulationandincomeofmaingrasslandtourismscenicareainHulunBuirform2007to2009甘肃省,台湾省,5%山西省,5%山东省,5%^河北省,8%长江三角洲,9%北京,15%4%广东省,3%云南隼3%内蒙古自治区,22%东北三省,21%年份呼和诺尔(4A)巴彦呼硕(3A)游客接待量(万人)旅游收入(万元)游客接待量(万人)旅游收入(万元)200716.355342.9260200816.26183.330020092017183.5330图2呼伦贝尔草原旅游市场客源比例Fig.2ThemarketsourceproportionofgrasslandtourisminHulunBuir 2.2呼伦贝尔草原旅游市场特征分析2.2.1旅游者人口学特征(1)年龄结构构成呼伦贝尔市旅游客源的主体市场是25-44岁,占游客总体的66%,45-64岁年龄段占游客总体的32%,而14岁以下、15-24岁和64岁以上年龄段共占2%。其中,城镇人口为85.71%,农村人口为14.29%。(2)旅游者受教育程度2010年本课题的调查中,来呼伦贝尔的游客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游客占76.47%,其中本科占41.18%,硕士及以上学历者占35.29%。旅游者的受教育程度较高。(3)旅游者收入水平旅游者月收入水平决定着旅游者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中高收入(3001-8000元月)旅游客流是内蒙古旅游区游客的主流占85.30%,其中1001元-5000元月占64.71%,5001元-8000元月占20.59%,高收入(8000元以上月)占5.88%。可以看出,呼伦贝市主要旅游市场主要由中高层收入水平的人群构成,占85.30%,而低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加起來不足1596,这就说明,呼伦贝尔市旅游客源市场层次不明显,中高水平收入群体占绝大部分,而低收入群体,尤其是髙收入群体的客源市场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2.2.2旅游者行为特征分析(1)出游方式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旅游者到呼伦贝尔市旅游所使用的交通工具形式,总体來说比较单一,飞机旅费虽然昂贵,但是却占了绝大比例,为65.85%,而费用较便宜的火车只占了18,其它形式的旅游工具所占比例更是微乎其微,这就说明了,到达旅游目的地呼伦贝尔市的交通系统还不够发达,铁路、公路线路不够畅通,无法满足旅客的出行需要,致使许多外地中产阶层的客源因旅游遥远,交通线路不畅以及旅行交通费用昂贵等原因,放弃了到呼伦贝尔市旅游的想法。自驾游这种旅游方式在国内发达城市已经较为普遍,但是在内蒙古自治区却是新型事物,与组团旅行相比,比重很小。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到呼伦贝市的公路线路不畅通,路况差,道路临时服务设施不到位,致使自驾游游客“有车,无路行。(2)旅游目的近些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收入的明显增加,大部分屮产阶级以及以上的社会群体,都开始将部分精力、金钱投入到了旅游休闲方面。国内游客的旅游目的以游览观光、体验民族风情为主,境外游客,特别是来口蒙古和俄罗斯的游客,主要以购买特色民族商品为主要旅游目的,而II来自蒙古与俄罗斯的游客停留时间比较短,一H游的比例相当大。如图3所示,目前去草原的游客中更多的为观光旅游者,观光、度假和修养身心是他们的主要动机,一定程度上表明,目前草原旅游的经营、管理还处于较低级的大众旅游阶段;坏境保护、生态建设还远未纳入管理目标范畴之内,这样对原生的草原旅游资源的破坏也会在无形中加大,不利资源的持续利用和草原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如表8所示旅游影响因素屮游客对于旅游地景观、旅游基础设施、用于旅游的闲暇时间的关注度很高,说明游客选择草原旅游对草原景观的要求较高,期望值也较大,而且对于旅游基础设施的配套、闲暇时间的利用等方面也是重要的旅游影响因素,因此发展草原旅游时草原景观的吸引力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的配套是非常关键的两个因素。 调查项目图3呼伦贝尔市草原旅游市穆迪分析图Fig.3TheanalysisofgrasslandtourismdestinationinHulunBuir表7草原旅游目的及影响因素一览表Table.7Thedestinationandtheinfluencefactorsforgrasslandtourism1调査项目所占比例或影响程度旅游地景观很大旅游地旅游设施很大旅游地社会治安很大旅游广告宣传_般对旅游地的熟悉情况一般旅游景区地理位宣远近较大影过去的旅游经验较大响因用于旅游的闲暇时间很大素用于旅游消费的闲钱较人个人年龄身体素质_般家庭成员构成情况较大闲散好奇心和兴趣爱好较人交通方便程度较大午旅费及门票费较大(3)旅游信息渠道外出旅行Z前,旅游者一般会先收集多方信息,根据自己的偏好做出目的地、旅游方式、 费用支出额等选择。此项调查是旅游目的地进行营销的依据,也是旅游地进行形象推广战略的基础。从图2可以看出,游客进入呼伦贝市旅游主要信息渠道是旅游网站,占到34%;除了说明现在网络应用的普及以外,网络宣传的效益还是比较大的。亲朋好友介绍、旅行社介绍以及报纸杂志等形式占到12%,电视、电台占到6%,说明呼伦贝尔市利用广播、电视和广告形式进行景区宣传的力度还不够大,口碑效应还需进一步扩大,所以注重服务质量,重视口碑效应是提升游人数量的有效手段,除此Z外,“以前就知道”的比例占到18%,说明了呼伦贝尔草原游的潜在游客比例可观。“其它”信息途径去草原的游客比例为6%。这说明对来草原景区旅游还有加大宣传的空间。尤其是相比较国外生态旅游者更依赖于自己以往的经验,国内游客多数更依赖于大众传媒(网络、电视、报刊等)获収信息的客观现实。通过在草原旅游区的实地调研,发现尤其是老年游客,都是在亲友的介绍后,远道、慕名来草原体验草原风情的。原来就知道18%路边广告0%其它6%报纸、杂志12%电视、电台6%旅行社介绍12%亲朋好友介绍12%旅游网站34%图4游客获取旅游信息渠道Fig.4Channelsoftouriststoobtaintouristinformation(6)旅游季节游客选择去草原旅游的时I"可主要集屮在6-8月份和十一“国庆节”期间。从季节上分析主要集中在夏季,但是春、秋季也有分流游客的空间。虽然比例都不高,可是把分布在这两个季节中的两个旅游黃金周游客量计算在内后,游客所占比例也很可观。由于草原分布在我国地域辽阔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各地纬度和海拔不同,受海洋影响程度各异,因而气候十分复杂,但总体而言四季分明。从人们的出游心理上分析,更多的人愿意在春、夏、秋三个季节外出旅游。由于冬季气温寒冷,草原区地被植物大都已枯萎,无法展示出草原景观原貌,因此游客量骤减。但是,随着人们对户外运动的青睐和冋归自然、体验四季的需求增加,冬季旅游也不容忽视的正不断受到旅游者青睐,尤其是受到有经验生态旅游者的欢迎。这些调查结杲对于旅游目的地开发冬季旅游项目,减轻春、夏季节草资源的生长和自我修复压力,以及延长旅游季节,消除或缩短旅游淡季有较大的指导意义。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呼伦贝尔草原旅游的市场需求非常旺盛,游客量逐年递增。具有不可小觑的发展势头。从旅游市场特征分析可以看出,旅游季节各出游方式的制约是现阶段呼伦贝尔草原旅游发展的两大瓶颈。高端客源市场的开发和旅游宣传渠道的拓展是草原旅游开发的重点任务。草原景观的吸引力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的配套是草原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3呼伦贝尔市草原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草原生态系统能够提供文化、美学和娱乐服务,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很多地方进行草原旅游所收到的经济效益也是很大的。呼伦贝尔草原乂是我国独具特色的草原之一,从以上分析也可以得出其草原旅游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否解决,直接关系着呼伦贝尔市草原旅游业的发展,进而关系着呼伦贝尔市 旅游规划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2.1宏观问题(1)旅游大交通问题由于呼伦贝尔地处北疆边远地区,距离京津及南部重点旅游客源城市路途遥远,旅游交通的可进入性、通达性与交通成本、便捷程度是影响呼伦贝尔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呼伦贝尔旅游交通环境虽然逐年得到了改善,但仍然明显滞后于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民航、铁路、公路交通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造成了旅游接待旺季“一票难求”的困难局面。(2)旅游季节性问题呼伦贝尔市冬长夏短,多数草原旅游地未开发出相应的冬季旅游项目或者开发不足,这种旅游开发的季节短严重制约着旅游业发展的综合效益,使得在旺季面临旅游接待设施和人力资源短缺,而在淡季却处于大量旅游设施闲置的状况,造成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这己成为草原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制约因素。如何突破草原旅游的季节性限制是草原旅游产品规划设计要考虑的主要内容。2.2微观问题(1)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商品方面呼伦贝尔草原旅游资源虽然质量比较优良,但分布较为分散,加上交通条件差,给开发带来难度。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相互融合,极具特色,但优势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明显不足,目前,尚未形成有较强吸引力的草原旅游王牌产品、特色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草原旅游产品开发内容较为单一,处于初级开发阶段,大多数为草原观光、吃蒙餐、骑马和欣赏民族歌舞,主要集中在观光层次。缺乏层次感,地域之间的差异也较小,没有形成产品的规模等级,造成游客逗留时间短。再加之草原景观在小的范围内无明显变化,草原旅游景点景区建设和景观建设内容相对少,使得大量景点在接待设施建设、旅游活动内容组织等方面具有高度雷同性,甚至有人曾戏称草原旅游到哪都是“一片草原,一座包;一条哈达,-碗酒;一首民歌,一块肉;一匹马,外加一堆石头(敖包)。”这使得草原吸引力降低,景点之间低水平恶性竞争。近儿年虽然呼伦贝尔市国内旅游后來居上,人数和收入增长迅速,己经超过国际旅游。但国内旅游者中政府接待的比例比较高。旅游者平均停留时间3天以下,且停留时间呈现逐年减少趋势。这说明呼伦贝尔市还得从旅游吸引物上下功夫,能够留住游客,增强其吸引力与竞争力。因此改变现有草原旅游的单调性,逐渐转变旅游产品开发模式,提升旅游产品品质,提高游客的参与性,增加休闲内容,增加现有产品经济价值是现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产品价值就是充分挖掘民族文化并应用到旅游产品中。部分游客认为文化表现不足,反映出单纯的草原观光和简单的民俗表演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草原和草原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草原的环境创造出灿烂的草原文化,草原文化只有依附于草原才有生命力。旅游者在观光之后必然想进一步的感受草原文化。所以全面文化内涵的提升是市场的迫切需求。现有的旅游商品在层次、规模、档次、营销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自然发展状态,相关部门未予以充分的关注和扶持,旅游商品广、深、精度开发工作亟待加强。(2)旅游基础、接待服务设施方面旅游内部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离开主干公路后基本再没有路与景点相连,没有固定的游览车等设施,水、电、气、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难以满足游客需求。由于旅游业的产业化和规范化程度低,在经济中的作用有限,造成景区投资普遍不足,旅游景点数量多,规模小;旅游景区布局分散、景区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旅游旺季宾馆数量不足,宾馆地区分布相对集屮,存在分散布局的景区开发与集中布局的接待设施的矛盾;接待服务设施建设不足,区域I"可缺乏协调,对接不畅。(3)景区建设、管理及人力资源方面景区规模小而且分散。草原生态旅游点多且分散,以小型产品为主,不能形成规模,造 成基础设施建设包插道路交通、供水、供电等很难形成相应的配套,管理成本髙,管理困难,存在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隐患,同时造成进行深层次开发的成本高,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旅游活动的丰富性受到制约,另外单个景区不具备宣传促销能力,景区宣传促销困难,知名度难以提高。而且小规模草原生态旅游由于投入成本低,使得不断冇新的草原景点加入到竞争的行列中,但是市场没有同步扩大,加之景点同构化现象严重,造成景点之间恶性竞争。景区管理水平低。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工作人员服务质塑差、管理手段落后、经济效益不明显等现象。而且政策法规有所滞后,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方性法规没有完全建立,对旅游区的管理也较为粗放,游客数量没有实行控制管理。在卫生方血,游客认为应该改善的主要集中在卫生间和垃圾桶。草原景区自然环境很好,但是面积广大的草原设垃圾桶显然不现实。可是,进入景区前也没有明显的标识说明或要求游客制造的垃圾该如何处理,是个人先收集带回游客屮心,还是垃圾分类后就地处理。这一问题的造成与环保意识淡漠和管理疏漏所有关。另外,游客集散地的垃圾桶位置设置不合理且不美观,导致游客吃完东西后,找不到扔垃圾的地方。卫生I"可虽然有,但是设施简陋或者内部卫生太差,疏于打扫可用的少的现象随处可见。这也是目前所冇去草体验游览的游客普遍和长期反应的问题之一。旅游管理及经营服务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目前己成为影响呼伦贝尔市旅游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突出地表现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各类旅游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紧缺,直接导致了旅游经营管理与服务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4)旅游市场方面Ftl于呼伦贝尔地广人稀,当地居民旅游需求不足,导致旅游市场发展积累不足。对经济拉动有着一定的限制作用。而且有效的客源市场如京津唐地区、上海、珠江三角洲等远离呼伦贝尔,而且对高收入层次的游客吸引力不够,导致潜在客源市场开发不足。由于草原生长季节的限制使草原适宜旅游的时期很短,集中在3—4个月的时间内,因为旅游淡季时间较长,建造大量旅游辅助设施闲置时间过长,会影响经营者投资效益的冋收;另一方面,不规范的旅游市场使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营者只顾眼前利益,必然造成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和服务不到位的结果。归根结底草原生态旅游市场不成熟造成相关部门经营和管理的不规范。从而造成草原景区的活动项目太少,旅游产品价格不合理,路况不好、已开发的景点分散,又没有新型环保的可代步工具、环境问题严重等问题。(5)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草原生态旅游是对草场资源消耗利用的一种有效替代方式,但是如果开发不当同样也会给资源与环境带来负面影响。据实地调查,呼伦贝尔草原旅游区都或多或少存在垃圾公害,出现地表水污染、视觉污染等现彖,更为普遍的是防止游客直接践踏土壤或草地的措施几乎没有,土地裸露、板结、流失现象严重。此外还存在建筑设施与草原景观环境不协调或不和谐的现象。(6)旅游形彖定位问题呼伦贝尔市的草原景观资源在内蒙古占据有重要位置,但目前仍没有打造出一个全国知名的草原品牌景区。草原旅游的总体形象不够明确、鲜明和生动,缺乏激发游客来呼伦贝尔旅游的理念和着眼点。呼和诺尔、巴彦呼硕景区虽然在自治区都是早期建成的老牌草原景区,但是由于开发投入不足等原因,至今与自治区西部葛根塔拉等景区在规模档次上己经拉开了差距。如何进一步利用好呼伦贝尔这块草原旅游的核心资源,将其尽快打造成为面向全国的草原旅游第一品牌,是需要认真谋划的迫切问题。总之,现阶段呼伦贝尔草原旅游发展遇到的瓶颈,包括交通瓶颈、接待设施瓶颈、旅游产品升级换代瓶颈、旅游人才瓶颈等。消除这些瓶颈,才能形成功能完善的旅游产业结构。参考文献[1]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旅游研究与规划设计中心等•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3-2020)[S].北京:商务印书社,2004. [1]杜荣.内蒙古草原生态旅游发展问题研究及对策[D].内蒙古农业人学,2006:1-49.[2]敖爱玲.呼伦贝尔市旅游资源优势探析[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5,13(5):108-110.[3]蒋玉华,杜卫红.呼伦贝尔市旅游形象定位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3):135-140.[4]傅向阳,基于产权理论的草原旅游资源经营方式初探一一以内蒙古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8:107-111.[5]乌铁红.基于旅游者意象感知的旅游地竞争力分析一以草原旅游地为例[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2(2):91-97.[6]亚吉.浅谈呼伦贝尔旅游产业化的基本条件[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14(2):34-35.[7]陈秋华,陈贵松.生态旅游[S].北京:屮国农业出版社,2009:224-227.[8]苏雅拉图.呼伦贝尔市旅游业发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7-24.TheAnalysisonHulunBuirGrasslandEcotourismDevelopmentPresentSituationBasedontheAnalysisofTouristMarketZHAOHongxia,ZHANGXiuqing(ForestryCollegeofInnerMongoliaAgriculturalUniversity,Huhhot010019,P.R.China)Abstract:Itisgrossbig,typediversity,gradeofgoodforHulunBuirGrasslandecologicaltourismresource・Sodevelopmentofgrasslandtourismhasbroadprospects.Accordingto2000-2010yearsinHulunBuirsteppetourismmarketdemandandcharacteristicsoftourismmarket,thepaperanalysesthetourismdevelopmentstatusandtheexistingmainproblemofHulunBuirGrasslandtpurism.ItcanprovidecertainreferencesignificanceforHulunBuirGrasslandtourismsustainabledevelopment.Keywords:HulunBuirCity;Grasslandecologicaltourism;Developmentstatus作者简介:1、赵红霞(1980—),女,呼和浩特市人,讲师,研究方向旅游规划设计.2、张秀卿(1963・),女,内蒙古四子王旗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地理、旅游规划管理。E-mail:zhangxiuqing@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