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50 KB
- 2022-06-16 12:28:24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简谈呼伦贝尔市人工草地建设与发展对策导读:呼伦贝尔市人工草地建设与发展对策是一篇关于草地和牧草方面的论文的开题报告,适用于本专业专科生和本科生以及硕士研究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阅读参考借鉴,希望对学生们的论文写作启到帮助。(呼伦贝市草原工作站,内蒙古呼伦贝021008)摘要:从呼伦贝市的自然资源优势和人工草地建设存的问题出发,分析阐述了人工草地建设现代草地畜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关键词:人工草地建设发展对策呼伦贝人工草地是采取农业技术措施栽培而成的草地.目的是获得高产优质的牧草,以补充天然草地的不足,满足家畜的饲料需求.1人工草地建设的意义
人工草地是现代化草地畜牧业生产体系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其生产规模和生产力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草地畜牧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一方面,能用来弥补天然草地产草量的不足,有效减轻天然草场的放牧压力,进而保护和恢复天然草场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以源源不断地为家畜提供量多、质优饲草,通过牧草的储备起到防灾减灾的作用.进入21世纪,人工草地经成为我国草业建设和环境治理中的重要内容一,创造新的草地生产力的时,也极大地促进草地集约化的经营[1].此,人工草地对于维持草地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2呼伦贝市人工草地的发展呼伦贝市人工草地建设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从牧区最初的引种驯化试验开始,经过中间试验和大面积的混播组合推广试点到种子繁殖基地的建设,历经5年的科学实验,进入了全面建设人工草地阶段[2].随着科研和生产实践的不断探索,全市人工草地建设面积不断扩大,据统计,多年生人工草地保有面积从20世纪60、70年代仅有的近百亩发展到20世纪末的二十多万亩,人工草地类型也逐渐达到多样化,试验筛选出大批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牧草品种,农牧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为呼伦贝市人工草地建设摸索出了一条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新途径.
进入21世纪,退耕、退牧还草、沙地治理和牧草良种补贴、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等草原生态建设项目和政策推动下,资金投入加大,人工草地随进入了快速发展新阶段,特别近年来部分天然草地的严重退化,草畜矛盾日益突出,传统粗放的靠天养畜的生产方式经不能满足畜牧业的生产需要,由此更加推动了人工草地的建设,使生产技术措施日臻成熟,相继涌现出一批种草养畜专业户和草业公司,调动了农牧民人工种草的积极性,改变了牧区靠天养畜的传统观念和经营意识,时增加了农牧民经济收入,使人工草地建设逐步向规模化、规范化种植推进,达到增产、高效的目的.截止2015年底,全市多年生人工草地保留面积达到8。84万hm2.但从整体水平分析,人工草地面积仅仅占天然草地总面积的0。1%,世界发达的欧洲国家人工草地占全部草地面积的50%以上,而我国人工草地占天然草原的2。0%.见目前的人工草地建设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畜牧业的发展需要,此加大人工草地建设力度,加快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是当前本篇简谈呼伦贝尔市人工草地建设与发展对策论文范文综合参考评定下度:经典标题现代农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一、3呼伦贝市人工草地建设存的问题
呼伦贝市人工草地建设规模管逐年加大,但由于受高寒、连续的干旱和管护不到位等素的干扰,导致人工草地逐渐退化,特别是高标准高质量的人工草地保有面积比例相对较半农半牧区以农业经济为主,农作物产出收益明显大于牧草产出收益,导致多数退耕还草田2~3年后退化.加上农牧民靠天养畜观念没有根本的扭转,导致人工种草意识淡薄,投入能力较低,大多数农牧民完全依赖于国家的政策扶持,缺乏自主自发的投入能力.特别草原牧区进行人工草地建设难度大半农半牧区人工草地建设样投入大、效益差,多数农牧民不愿种草,此严重地阻碍了人工草地的发展.3。1优质高效牧草品种种源的限制随着国家对草原生态保护和治理的高度重视,加上呼伦贝草原地处高纬度高寒地区的特殊地理环境,导致人工草地建设对牧草品种的选择受到极大地限制,此给人工草地建设带来很大的困难,不仅仅满足生态用途,时考虑高品质、具有较强耐寒性的优质丰产的需要,此牧草种源紧缺,难以满足大规模建设人工草地的需要.3。2人工草地基础设施建设配套率较低近年来,呼伦贝人工草地建设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用于牧草收获、加工的机具设备普及率低,包括储藏与运输等设施配套装备投入不足,没有充分发挥综合效益,制约着人工草地的建设质量.3。3人工草地集约化生产经营水平不高
人工草地建设是资金、技术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牧区劳动力缺乏,尤其是实行承包制后,牧户多为分散单独经营,基本是自给自足的经营方式,很难成为承担草产业的经营载体.目前经营合作组织规模,成员数少,组织化程度低,制约了草业的发展.4对策思考4。1充分开草地和牧草论文的开题报告发发展人工草地的资源优势呼伦贝草原处于寒温带和中温带大陆性气候,肥沃的土壤和丰富的水资源,是营建人工草地的水土资源保障.时呼伦贝草原具有全国现存面积最大、质量最的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为人工草地和饲料地建设提供了较的资源.虽然有一定面积的草原退化、沙化,但只要充分利用水土资源优势,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把天然草地的合理利用与人工饲草料生产体系结合起来,能推进人工草地和饲料地建设,使其更地发挥出生态功能,为现代草原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物资基础.4。2着重培育驯化和推广适应性强的优良牧草品种
优良牧草种子是人工草地建设的基础保障,引种驯化培育优质高效牧草品种,是建设高效益人工草地的有效途径.目前牧草种源缺乏的问题,应加快优质高效牧草种子繁育工作,其一,充分开发利用本土天然牧草资源优势,自主驯化培育本土野生优质的牧草品种其二,积极探索草种、牧草生产模式的新途径,提高品种选择、栽培、管理利用和种子生产等技术,规范种子生产方式.建设不区域、不生境的优良牧草种子繁育基地,对于禾本科牧草牧区建立草籽繁育基地进行扩繁,对于豆科牧草特别是苜蓿的繁育,当地选择适宜地块建立草籽繁育基地,对适应呼伦贝高寒的苜蓿品种建立专门化苜蓿生产基地,逐步推广,实现牧草品种区域化、规模化生产格局.4。3这篇呼伦贝尔市人工草地建设与发展对策原创出处:shuoshilunargin-top:5px;margin-right:10px;text-align:center;float:left;argin-left:10px;border:1pxsolid#ddd;border-bottom:2pxsolid#ddd;position:relative;overflow:hidden;cursor:pointer;">如何写草地专业远程教育论文播放次数:2728评论人数:921产业项目,科技部门要大力开展相关的科技培训,提供有效的科技服务,提高农牧民的科技文化水平,积极培育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扶持和建设一批实力强、带动力大、专门从事牧草饲料种植、加工的草业龙头企业,提高草产业组织化水平.时,加强草业技术推广体系、市场体系、信息体系及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促进草业健康、持续发展,提高饲草产业化经营水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年呼伦贝尔职称改革工作安排意见
- 从贝尔曼“异的考验”视角下分析文化“走出去”
- 呼伦贝尔渔政监督管理所专用设备项目二次
- 诺贝尔经济学奖“青睐”新方法论文
- 奥苏贝尔概念学习理论在中学政治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
- 贝尔宾团队建设工作坊--12.8
- 呼伦贝尔渔政监督管理所专用设备项目二次
- 高分子界诺贝尔获奖者及国内院士介绍
- 海明威诺贝尔文学奖致辞英文演讲稿
- 潮州到呼伦贝尔旅游大晴天旅行网浅析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与旅游专业人才教育
- 2018年呼伦贝尔职称改革工作安排意见
- 呼伦贝尔海拉尔区疾病控制中心采购制冷电器项目
- 理论力学-达朗贝尔原理
- 一九九三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福格尔论文
- 奥贝尔氧化沟的工程应用性能研究论文
- 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形式理论和先行组织者教学思想在秘书理论与实务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 达朗贝尔公式-定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