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00 KB
  • 2022-06-16 12:28:18 发布

城市水处理厂区景观设计浅析——以呼伦贝尔市中心区净水厂环境景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城市水处理厂区景观设计浅析——以呼伦贝尔市中心区净水厂环境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与进步,环境景观的规划与建设已经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以呼伦贝尔市中心区净水厂环境景观工程为例,就城市水处理厂区景观设计进行分析和讨论。关键词:景观,设计,工程,改造随着城市化发展的大步推进,相对集中的人群和相对集中的工厂,每天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城市的环境,导致城市形成了一套特有的、复杂的生态系统。  然而,在社会飞速发展、产业不断变迁的今天,经济效益俨然成为了中国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主要评价标准,对于景观设计行业而言,我们所见的,大多是这样的景象:地产商业奢华景致大行其道;政府大楼广场大量占用土地、攀比排场;风景名胜、历史文化遗迹未被保护修缮,反而竞相开发为暴利旅游景区,等等。   在这样的行业状况下,作为城市绿化分类中不可或缺的一类,工厂绿化却越发显得单薄单调。工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之一,它的环境景观似乎常常被人们所忽视。那些工业利润最根本的创造者们,长期劳作于工厂的工人们,他们更需要一个可以放松身心、整洁舒适的厂区环境。但在现实中,大多数厂区的环境景观,常常流于单调、雷同、粗糙的设计形式和内容。各地的水处理厂,尤其寒地厂区亦是如此。其实,如果对厂区性质及现状条件充分了解并加以具体分析,完全可以抛开生硬的设计模式,做出舒适、安全又富有特色的优秀环境景观。  一、项目概况  本案为呼伦贝尔市中心区给水改扩建工程基础建设项目。厂区位于海拉尔区城郊处,周边空旷,现状场地平坦,绿化基础良好,各厂房及清水池、各类回收水池、污泥浓缩池等设施均处于在建过程中。厂区建筑分布于场地北部及东部。其中,位于场地西北部的四层综合办公楼为主体建筑,也是全区的制高点,建成后可俯瞰整座厂区。场地西部可作为较为完整的景观绿地使用。南部为预留地。厂区有两个入口,均位于场地西部。  二、设计原则  1.软质景观为主,硬质景观为辅,突出水厂主题特色  2.合理利用现状条件,因地制宜,以人为本  3.注重普遍绿化,选择乡土树种,提高生态效益  三、目标定位   将人、文化、自然三者的互利共生性调整至最佳融合状态  四、设计构思  经现状勘察分析,规划厂区分为五大功能区:生产加工区、管理办公区、主体景观休闲区、运动休闲区、预留备用区。布局如图所示:  水厂之灵魂正在于水,营造水体景观可以充分展现水厂的工厂文化与生产功能的融合统一。由于本项目具有较为完整且具一定规模的绿化景观用地,可将水体与绿地植被紧密结合,以整体软质景观作为水厂的景观营造切入点。  平面图  选取西部完整地块,打造“自然水体+庭院绿化”的环境风格。水景设计形式尽量展现“水”的天然特质——“流动性”、“丰富性”、“净化性”等等。点缀景园建筑小品及配套设施,提升厂区作息环境的美化度及舒适性。水源从泵房处地下就近引管供给,水景的挖方土就地供微地形及假山瀑布的堆造使用,满足土方平衡。  五、绿化设计要点  厂区各处鉴于水处理工艺流程及其他使用功能的不同,绿化设计也有特殊注意的设计要点。   (1)煤渣堆场  为防止煤灰被风吹散造成污染,四周尽量采用密闭式种植,以及乔、灌、草多层次绿化遮蔽,尤其在下风向应有较大面积的灌木丛,选用抗性强、叶面粗糙多毛的植物品种为宜,如金银忍冬、天目琼花等等。  (2)清水池、反冲洗废水回收水池及回收水池  由于均为地下封闭式水池,上部覆土不宜过深,故使用浅根系(根深40cm以内为宜)灌木剪型及地被绿化。池顶高程高于地面0.5m,可结合高差设计多层次剪型篱与地被图案或色块。  (3)污泥储池  因同样采用地下封闭储泥方式,故地上部分种植设计同上。  (4)净水间、送水泵房、加氯间  此类水工艺处理厂房周边地下埋设管线较为密集,同样宜采用浅根系剪型灌木及地被绿化。其中,加氯间周边可种植抗氯性较强的接骨木、柽柳、地锦等植物。  (5)运动场地  四周宜有乔木或大灌木绿化遮荫,东西向尤为注意。临煤渣堆场侧宜采用竖向多层次种植以达到防尘效果。因与加氯间相近,四周可栽植吸收氯气或抗氯性强的植物,最佳树种选择桑树、黄菠萝、接骨木。     种植设计古语云:“巧密于精思,神仪在心。”为了创造和维护适宜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环境,相信每一处场地、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落实于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