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50 KB
- 2022-06-16 12:14:24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修改[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修改]《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修改。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中的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纲目》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 教学重点: 能采用自创的阅读方法自学课文,对句子进行的品析赏读。 教学难点:
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敬精神。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通过精读课文重要段落,分析体会人物形象感,知人物精神的习惯。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中国的医药学史上,有一本空前巨著,板书《本草纲目》,它是医药科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作者就是——板书:李时珍。 2、通过课前的预习,你对李时珍这个人物有多少了解?
3、今天我们就要阅读一则他在创作《本草纲目》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写全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 二、质疑 1、指名学生朗读课题 2、读了这个课题以后,你有什么疑问呢?请学生回答。 3、请学生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李时珍晚上寄宿在古寺中。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能够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四、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出示本课生字,词语,指名学生朗读。
饥餐渴饮晓行夜宿药材师徒 灰尘断垣残壁青苔破庙 呃逆生嚼涎滑生嚼无涎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对于难读的词语,请学生多读两遍。 3、交流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的?能够解决的,马上师生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留到下节课的教学中。 五、理清文章的主要段落大意 六、朗读课文 七、生字教学 八、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完成习字册的上的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李时珍夜宿古寺 二、教学课文第一、二节二、交流读书体会。 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不怕吃苦的呢? (一)第一段(从李时珍夜宿古寺中看出。) 1、展现在你眼前的是怎样的一座怎样的古寺? (出示: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讨论交流:灰尘、断垣残壁、青苔、神像、蜘蛛网)
练习朗读,教案《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修改》(..)。 继续展开想象:你还看到些什么? 这样的寺院,你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破败、荒凉、简陋。板书) 2、你知道李时珍住破庙的原因吗?(因为他们一心想赶路,错过了客店。) a)“一心”什么意思?李时珍为什么事一心赶路?他们是怎么赶路的?(让学生联系“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已经走了好几个月”来交流) b)错过了客店,就没人家住宿了吗?(抓“前不见村,后不着店”,“隐隐约约”理解) c)是啊,长时间的长途跋涉没有减缓李时珍师徒前进的脚步,为了赶路,他们错过了客店,这时,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学生朗读)看到这一切,李时珍会说些什么呢?(出示。句中无“就”字。学生辨析。“就”
字说明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不怕吃苦——随遇而安。) 1、指名一位学生朗读课文一、二节 2、你知道李时珍夜宿古寺的原因吗?指名学生交流。(因为他们一心想赶路,错过了客店) 3、从这一点中,你体会到什么? 4、从这两小节中,你还知道李时珍师徒察访药材怎么样?(让学生联系“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已经走了好几个月”来自由交流交流) 5、是啊,长时间的长途跋涉没有减缓李时珍师徒前进的脚步,为了赶路,他们错过了客店,这就是李时珍夜宿古寺的主要原因。6、齐读第一、二节三、学习课文三、四节 1、是的,前不见村,后不着店的荒野上,李时珍师徒焦急地走着,突然前方的树丛中隐约出现了房屋的轮廓,走近前一看,哦!是一座—“古寺”(生答。出示古寺的图片)
2、这是一座怎样的古寺啊?请你细细读读课文第四节,将描写古寺的相关语句画出来! 3、学生朗读,做标记 4、交流: 一座破败的古寺、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5、读了这几句话,,你知道了什么?(古寺的条件非常的差,很久没有人来了,很危险等等) 6、你能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吗? 7、读好这句话“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厚厚的蜘蛛网。” 四、分析课文5-12节 (二)第二段(从师徒谈论“苦”字看出)
1、师徒俩在什么时候谈论的?(板书:啃干粮) 2、可见,他们的条件是这样的艰苦:没有柴火,他们——捡树枝杂草;没有丰盛的晚餐,他们——烧开水,啃干粮。他们谈笑风生:(出示第五自然段最后一句~七自然段。学生朗读)[ 这种生活苦不苦?为何觉得不“苦”? (“破庙”——“家里”的对比,看出现在的“苦”,“万民得福”——“吃点苦”的对比,看出李时珍——“以苦为乐”。) 因此,他是怎样和徒弟谈论“苦”字?(出示笑)李时珍是何等让人敬佩!怎样来读好这段话? 3、分角色表演朗读。(同桌互练,个别表演。) 1、为了察访药材,为了修好《本草》,这些对李时珍来说已经算不得什么了!师徒俩毅然决定在古寺中寄宿一夜!
2、请你自己读读课文5-12节,去看看一下李时珍在古寺的生活,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在旁边简单地做做批注。 3、学生认真读课文,在有感触的地方做上批注。 (三)学习第三段 虽然这么辛苦,师徒俩对工作采取什么态度呢?(出示第12自然段。朗读。) (1)“鸡肠草……”这儿用了一个省略号,什么意思?“鹅肠草,生嚼无涎……” 这儿又用了一个省略号,表达的意思和前面的相同吗?(不同,前面的省略号表示李时珍记到“鸡肠草”时,有点吃不准,于是疑惑、思考,这才叫庞宪拿来药包,找出“鸡肠草”和“鹅肠草”作比较。后面的省略号表示李时珍记下的并非到鹅肠草为止,下面还有很多其他的药材。)
(2)李时珍是怎样分辨“鸡肠草”和“鹅肠草”的不同药性?(放在嘴里咀嚼。)(李时珍的这样做将遇到什么样的危险?)好多植物是有毒性的,这样鉴别你们觉得值得吗?可见,李时珍对科学是那样的——严谨认真。(板书) (3)亲自尝草药是很危险的,李时珍这样做就是为了——万民得福。我们怎样来读好这段话“(敬佩、赞扬) 学生练读,个别读,齐读。 非常仔细 ●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若有所悟。 ●出示两中药材的图片,请学生看 ●抓住李时珍的动作来说说体会 ●朗读体会 非常爱劳动人民
●抓住李时珍的语言来体会 a.李时珍笑着问徒弟:“庞宪,觉得苦吗?”(“笑”字,让学生联系课文的前前后后,说说这种真的苦不苦?) b.“恩,长年累月地------值得的。”(两组对比,住在破庙里和住在家里,万民得福和自己吃苦,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 c.“庞宪,趁着大好-----记下来吧。”(放弃自己休息,在月光下记录)出示他在月光下记录的图片,你想对他说写什么? 5、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但李时珍还在认真辨别着,记录着。 五、拓展说话
1、同学们,我们今天学的这个故事(朗读课题),仅仅是发生在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中的一个故事,你还了解他的哪些故事?(指名一两个学生说) 2、正是由于李时珍这种不畏艰辛,认真踏实的作风,才发现了很多有用的中药,例如课文讲到的: 忍冬花初开时,-----消暑解寒。 胭脂草------治虫咬伤。 刀豆子-----治呃逆。 鸡肠草------ 3、你还知道哪些中药?说说它的药效! 4、中国医药学的史册上要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世界医药学的史册上也要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他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医药著作《本草纲目》(出示图片),此时,瞻仰着他的象,看着这本《本草纲目》,你想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修改2 第2篇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反思 〖预览〗《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反思《李时珍夜宿古寺》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表现了李时珍为修好《本草纲目》不怕吃苦、一心为民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为了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体会文章的中心,我反复地研究教材,发现文章的第七节,也就是李时珍夜宿古时所说的一段话,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因此,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一、紧扣“苦”字,对课文进行有效地整合。课前我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课文一共有十三个自然段,文章主要说明李时珍“不辞劳苦、认真严谨、为科学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而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要给万民造福。所以我把教材分为两部分来处理:第一部分1-7自然段,紧扣“苦”字,“苦”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住得苦、吃得苦,但李时珍却“以苦为乐”,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他呢?——万民造福!这也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第二部分通过李时珍如何记录药材并亲尝鸡肠草,感悟他科学严谨、为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而他能为科学事业不怕危险也是因为他立志为民造福!所以我以“为民造福”为中心线索,引领着李时珍“不辞劳苦、以苦为乐”和“为科学事业勇于献身”
的精神两大版块进行教学。这样把我就把文章进行了有机地整合,既提取了文章的精髓,节省了时间,又把握了文章的中心,突出了教学的重点,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了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我在教学时,首先出示了课文的第七节,让……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修改3 第3篇李时珍夜宿古寺说课稿及教案 〖预览〗教材分析: 《李时珍夜宿古寺》是一片通过记事来写人的记叙文。课文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住破庙、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课文共13个自然段,以时间为序展开故事情节。课文第1自然段写了李时珍领着弟子在各地察访药材。第2到13自然段写了一天李时珍和弟子因一心赶路,错过客店便夜宿古寺,并借着月光记载寻访收获。而第2到13自然段又可以分为三层。(2——4)欲宿古寺;(5——6)寺中谈苦;(7——13)夜记药材。 整篇文章有三个地方突出表现了李时珍的高贵品质,是指导学生精读的重点所在。第一处是课文第4自然段:这一段具体描写了李时珍夜宿古寺的破败。其中“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长满青苔”、“厚厚的蜘蛛网”等关键词都突出体现了当时环境的恶劣。这里也是通过环境烘托来表现李时珍以苦为乐,甘于付出的精神品质。第二处是第5——7小节,是李时珍和弟子庞宪的一段对话。这段对话讲述的是李时珍和庞宪谈苦。教学时可以抓住“
枯枝杂草、舀来泉水、长年累月地奔波、破庙果业”等词句来引导学生感受为了修订《本草》,为了万民得福,李时珍甘愿个人吃得苦、住得苦、奔波得苦。第三处是课文的第12小节——李时珍亲自尝记草药的过程。教……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修改4 第4篇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预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教学重点、难点抓住课文三处主要内容精读,学习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作风。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可伴随悠扬的古筝旋律,轻轻的悠悠的,引出课题)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李时珍夜宿古寺》。(学生读题)2.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不怕吃苦、严谨认真…
)(板书:不怕吃苦)3.课文是怎样反映出来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反映李时珍精神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4.小组交流。二、交流读书体会。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不怕吃苦的呢?(一)第一段(从李时珍夜宿古寺中看出。)1.展现在你眼前的是怎样的一座怎样的古寺?(出示: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讨论交流:灰尘、断垣残壁、青苔、神像、蜘蛛网)练习朗读。继续展开想象:你还看到些什么?这样的寺院,你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破败、荒凉、简陋。板书)(学生朗读)2.你知道李时珍住破庙的原因吗?(因为他们一心想赶路,错过了客店。)a)一心什么意思?李时珍为什么事一心赶路?他们是怎么赶路的?(让学生联系饥餐渴饮、晓行夜宿……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修改5 第5篇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预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教学重点、难点抓住课文三处主要内容精读,学习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作风。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可伴随悠扬的古筝旋律,轻轻的悠悠的,引出课题)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李时珍夜宿古寺》。(学生读题)2.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不怕吃苦、严谨认真…
)(板书:不怕吃苦)3.课文是怎样反映出来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反映李时珍精神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4.小组交流。二、交流读书体会。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不怕吃苦的呢?(一)第一段(从李时珍夜宿古寺中看出。)1.展现在你眼前的是怎样的一座怎样的古寺?(出示: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讨论交流:灰尘、断垣残壁、青苔、神像、蜘蛛网)练习朗读。继续展开想象:你还看到些什么?这样的寺院,你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破败、荒凉、简陋。板书)(学生朗读)2.你知道李时珍住破庙的原因吗?(因为他们一心想赶路,错过了客店。)a)一心什么意思?李时珍为什么事一心赶路?他们是怎么赶路的?(让学生联系饥餐渴饮、晓行夜宿……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修改6 第6篇四年级上册教案17、李时珍夜宿古寺 〖预览〗学科语文(第七册)主备教师郭冬梅授课时间第周月日使用教师课题17、李时珍夜宿古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生字词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理清脉络3、学习理解词语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进行艰苦的调查访问的过程,感受李时珍不畏艰险、克服困难、坚持不懈,一心为病人着想的精神。过程与方法:引导法学习典型事例,体会其中表现的人物特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李时珍不畏艰险、克服困难、坚持不懈,一心为病人着想的精神。教学难点: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的人物特点的方法。教学方法与手段自读自悟加引导讨论写作方法指导教学准备课前资料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在前一课《说勤奋》学习中,我们认识两位可敬的人(生答)。从他们身上,我们认……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修改7 第7篇四上教案李时珍夜宿古寺
〖预览〗16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不懂词语的意思。3、读课文,初步感受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中国的医药学史上,有一本空前巨著,板书《本草纲目》,它是医药科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作者就是,板书:李时珍。2、通过课前的预习,你对李时珍这个人物有多少了解?学生自由畅谈。3、今天我们就要阅读一则他在创作《本草纲目》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写全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宿”是个生字,它在这儿是什么意思?那么,课题是什么意思呢?你能根据课题推想到课文可能会写些什么呢?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分小节读课文。3、课件出示词语:饥餐渴饮晓行夜宿断垣残壁枯枝杂草长年累月解暑消热(1)请一位同学准确读一遍。(2)能不能结合课文或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教师指导从并列式结构的词语角度帮助学生理解此语意思)(3)有没有发现,这些词语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并列式词语)(4)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能再说几个吗?(开天辟地、桃红柳绿等)(5)这些词语简洁凝练,富有表现力,在读课文的时候,我……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修改8 第8篇《李时珍》教案
〖预览〗《李时珍》教案边伟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经过长期的反复实践和刻苦钻研,编写了《本草纲目》;教育学生学习李时珍刻苦钻研、认真实践的精神,从小爱科学、学科学。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运用“积累”“流传”等词语造句。3、指导学生学习概括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给课文分段的方法,体会本课层次清楚,意思连贯的写作特点。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课文的第三大段写的是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经过,是本课教学的重点。2、指导学生按小节的内容体会事物发展的顺序,然后给课文分段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三、课前准备1、生字新词的幻灯片若干张。2、“李时珍上山采药”幻灯片一张。四、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和要求1、分析课题,检查预习,处理生字词,学生质疑,使学生初步了解全文。2、分析阅读第一、二段课文,使学生了解李时珍从小立志学医并跟随父亲学医,这是他日后研究医药的良好条件。二、教学过程1、分析课题。从《电影》李时珍引出课题。简单介绍李时珍的生平事迹。2、检查预习情况,提出生字词进行教学。本课生字词共有10个。通过字词幻灯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读音、字形、笔顺和字义掌握……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