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00 KB
- 2022-06-16 12:13:04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上册小马过河教材分析语文S版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叙述了小马为帮妈妈把半口袋麦子驮到河对岸磨坊去,两次来到河边的不同表现及不同结果,说明了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进行分析,勇于实践,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全文共8个自然段,讲了四层意思:第一层(1—2自然段),讲小马愿意帮妈妈把麦子驮到磨坊去;第二层(3—6自然段),讲一条河挡什了小马的去路,听了老牛和小松鼠的话,小马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决定回家去问妈妈;第三层(第7自然段),妈妈告诉小马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第四层(第8自然段),讲小马小心地趟过了河,课文第7山然段老马对小马说的话是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老马说的话,是启发小马自己动脑筋,懂得老牛说的“浅”和小松鼠说的“深”,都是从它们各自的具体情况出发得出的结论,是他们“试一试”的结果、鼓励小马自己也上“试一试”。小马试的结果,是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课文中的一幅插用描绘的是小马两次来到河边与老牛、松鼠二次对话的场面,要结合课文插图,指导学牛了解三次对话的内容并指导朗渎。课后的思考题;小马从磨坊回来后,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有助于学生发挥想象,拓宽思维。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不要求统一式表述。附送: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上册小马过河教案人教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2.认识“棚、驮、磨、坊、趟、筋、试”这7个生字。3.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学会难字:低愿突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小马的图片,贴在黑板上,然后画一条小河。2.揭示学习内容:面对眼前的画面你有什么问题吗?(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小马怎样过河?结果是什么?11)3.板书课题,全班齐读。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出新词,并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匹突然袋如道愿半拦低挡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口袋突然拦住愿意如果低头深浅明白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袋:上面是代表的代,下面是“衣”字底,“代”字不能多撇。然:意思是火烤狗肉。挡:左右结构,部首是提手旁,右边是“当”字,第一笔写竖。这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低: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单人旁,右边的笔顺是:撇,竖提,横,斜钩,点。注意与“纸”字区分。愿:不要写成上下结构。部首是:厂字头。突:上下结构,上面是穴宝盖,下面是犬字。匹:注意与“四”区分。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4)理解词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流利。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四、练习:1.指导学生进行书写: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2.读一读,并用带点的字口头组词语。愿意知道突然口袋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六、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提出不懂的问题。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2.通过读这篇童话故事,让学生懂得遇事要动脑筋,多思考,不能光听别人说,自己一定要去试一试,找到解决的办法。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继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感受学习的快乐。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小马过河》。
2.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过河?怎么过的?过河了吗?……)二、新课:(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2.指名按自然段读,想一想: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小马帮妈妈做事,要把半口袋麦子驮到河对面的磨房去。)(二)学习三至七自然段:1.小马是怎样过河的呢?自由读这几段,想一想: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他先后都问了谁?板书:能不能过去?老牛松鼠2.老牛是怎样说的?指名读。板书:很浅,刚没小腿。3.怎样读好他们的对话呢?自己练习——同桌读——在全班读,教师、学生评一评,进行指导。4.听了老牛的话,小马是怎样做的?快读一读。投影片:A.小马听了老牛的话,跑到河边,准备趟过去。B.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趟过去。对比这两句话,说说有什么不同?加上“立刻”,说明什么?(小马听了老牛的话,连想都没想,就要趟过去。)这句话该怎样读呢?5.这时又发生了什么?指名读第五自然段。板书:深的很,会淹死。6.小马与松鼠的对话该怎样读呢?之后分角色练习朗读。7.这下可把小马给难住了。他怎么办呢?自由读第六和第七自然段,想一想妈妈的话该怎样读?8.指导朗读妈妈的话。9.你觉得妈妈的话当中,哪句话使你最受教育?用笔画下来。读一读。(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10.现在就请你动动脑筋,想一想:小马应该怎么办呢?为什么老牛和小松鼠说的不一样呢?(老牛个子大,所以觉得水很浅,松鼠个子小,所以觉得水很深。小马应该自己亲自试一试。)(三)学习第八自然段:1.指名读,小马过河的结果怎样?(水不深也不浅。)2.投影片:读一读,想想该怎样填。因为小马不象(),也不象(),所以他觉得河水既不象(),也不象()。答案:因为小马不象(老牛那样高),也不象(松鼠那样小),所以他觉得河水既不象(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象(松鼠说的那样深)。3.展开相象,说一说:小马过河后会说些什么?(早自己试试就不至于耽误时间了。接受教训,以后多观察、多思考。……)三、再读全文:1.自由结合,分角色朗读。2.在全班展示朗读。四、进行总结:让学生谈学习后的体会。五、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板书设计: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4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