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00 KB
  • 2022-06-16 12:12:39 发布

【部编版】二年级下语文14、《小马过河》优质课教学设计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14、《小马过河》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小马过河》是一篇语言优美,含有深刻哲理的童话,一直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小马过河》发表于1955年,30多年来,多次被选入教材,并被译成英、法等十几种文字。1980年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奖评奖时被评为一等奖。教学目标1.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积累新词。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重点难点1.会读、会写本课的。2.在朗读中体会“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的含义。3.领悟“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想松鼠说的那样深”的含意教学课时  两课时。1.会读“驮、磨”等11个生字,会写“愿、意”等8个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3.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课件。 一 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出示小马过河的图片)今天它要给我们讲一个故事,想听吗?你们想知道小马是怎样把麦子驮到磨坊去的吗?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小马过河》。(板书:小马过河)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过河?怎么过的?过河了吗?……)二 初读课文1.学生齐读课文,读准字音,想一想: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它是怎样过河的?最后过河了吗?2.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本课的生字。(出示会写的字、会认的字)3.重点指导难写字的书写。愿:上边的“原”第二笔要写得略长些。麦:第四笔竖与第五笔撇不要写成一笔。突:下边是个“犬”,不要写成“大”。命:不要丢掉第三笔横。三 理解课文1.教师范读,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过渡语: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既然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就应该有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我们把这篇课文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3自然段):写小马往磨坊去的途中遇到一条小河,这是起因。第二部分(4~7自然段):写小马不知河水的深浅,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回家去问妈妈,这是经过。第三部分(8自然段):写小马最终通过自己的尝试过了河,而且还明白了一个道理。2.学习第一部分。(1)请学生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想小马为什么要过河?他遇到了什么困难?(小马要把麦子驮去磨坊,被小河拦住了去路。)(板书:小马为难)(2)小马愿意帮妈妈做事吗?(愿意)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3)“怎么不能?”是一个反问句,表达了很肯定的态度,说明小马很想向妈妈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4)小马来到河边,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你能从小马的心理活动中体会到什么? 过渡语:小马这时离家太远了,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他该向谁求助呢?3.学习第二部分。指名读课文4~7自然段。(1)小马先问谁?是怎么说的?(先问老牛,老牛说:“水很浅,刚没过小腿,能蹚过去。”)(板书:老牛 很浅)听了老牛的话小马是怎样做的?读一读。(2)小马正要过河的时候,谁告诉他水很深的?是怎么说的?(松鼠,说:“小马,别过河,别过河,你会淹死的!”)(板书:松鼠 水深)师:松鼠的伙伴就淹死在这条小河里,他眼看着小马就要过河,这时候松鼠的心情这样?(紧张、着急)你从哪里知道的?抓住词语感受松鼠的紧张、着急、担心。(3)听了松鼠的话,小马有什么反映?他为什么会感到很吃惊?(牛伯伯和松鼠一个说水浅,一个说水深。)为什么他们会有不一样的意见呢?(因为老牛个头大,所以说小河的水很浅。松鼠小,所以他说水很深。)(4)小马动脑筋了吗?他是怎么做的?(没有,他跑回家问妈妈。)四 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先学到这里,课下请同学们继续阅读课文,看看小马从妈妈那里得到了什么答案。  1.用图片激发兴趣。教学伊始,教师可先出示一张“小马过河”的卡通图片,让学生评论。教师相机导入相关问题,如问“你们知道这匹小马要干什么去吗?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在学生们的好奇与期待中引导他们打开课本,进入本课的学习。2.发挥自主性,解决生字词。生字词一直是一个教学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同学们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自主解决生字词,并对生字词的书写加以指导,同时也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本课的生字,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1.在分角色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了解小马思想的变化。懂得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寻找问题答案的道理。2.培养学生遇事要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找到答案的做事方法。 多媒体课件。一 复习导入同学们,谁能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么讲的什么?(小马帮妈妈去磨面,路过一条小河,老牛说水很浅,松鼠说河水很深。小马不知道怎么办,于是回家去问妈妈)(板书:小马过河 小马不知道怎么办 问妈妈)二 初读课文1.学生齐读课文1~6自然段,读准字音。2.小马回到家里妈妈对他说了些什么?(分角色朗读)三 理解课文1.小马回到了家里,妈妈是怎么对他说的?有没有像老牛和松鼠一样,告诉小马能过去或者是不能过去?读小马和妈妈的对话,想想妈妈对它说了些什么?读第7自然段。  出示句子: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理解妈妈的话。(“光”是只的意思。不能只听别人的话,要动脑筋想想,别人说的对不对,有必要的话还应该亲自去试一试,才能把事情做好。)2.小马听了妈妈的话后,真的去试了试,结果和老牛、松鼠说的一样吗?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读第8自然段。(板书:高大 矮小)  因为小马不像(老牛那样高),也不像(松鼠那样小),所以他觉得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让学生了解老牛、小马和松鼠三者间的高矮关系。3.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马过河后会说些什么?(早自己试试就不至于耽误时间了。接受教训,以后多观察、多思考。……)(板书:开动脑筋,敢于尝试)四 拓展实践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通过自己动手试一试解决问题的经历?说一说遇到困难你会怎样解决。在生活中遇到让我们为难的事的时候,不能只听别人的说法,要动脑筋想一想,有的时候还要在长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去试一试,这样才能把难题解决,把事情做好。   1.充分阅读,分段解析,获得感悟。获得感悟的最好办法就是阅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运用多种方式阅读课文,同时通过老师的范读,给学生的朗读做一个榜样。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获得体验。教师也可以把课文分成几个部分,引导他们认真学习每一个部分,这样层层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获得体验。2.课外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这节课获得的体验来进行拓展实践,引导他们把所学知道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让他们获得面对困难知道如何解决的体验,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14 小马过河小马为难老牛说很浅 松鼠说很深高大    矮小小马不知道怎么办问妈妈开动脑筋,敢于尝试1.看拼音,写汉字。 2.多音字注音组词。难nán(难题)nàn(困难)   没méi(没有)mó(淹没)3.选字填空。半 伴(1)作业我只做了一半,下课铃就响了。(2)下课了我和我的小伙伴一块玩游戏。4.用关联词填空,并用这个关联词造句。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示例:原来星星既不是一闪一闪的眼睛,也不是一颗一颗宝石,而是无数颗星球。1.作者介绍《小马过河》是一篇语言优美,含有深刻哲理的童话,一直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小马过河》发表于1955年,30多年来,多次被选入教材,并被译成英、法等十几种文字。1980年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奖评奖时被评为一等奖。但《小马过河》的作者在哪里?评奖单位大费周折,反复寻找后才在浙江瑞安农村找到他,当时他正在一所农村中学当代课老师,这位老师就是彭文席,彭文席在中学时代就喜爱文学,高中毕业后到一所小学任教。他写过十多篇童话,《小马过河》是他在29岁时发表的。《小马过河》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早在宋代,诗人陆游就写下了一首诗《冬夜读书示子聿》,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移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教学精彩片段读文,读中感悟。师:同学们都来到小马的身边,看看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请同学们读课文后说一说。生:读课文,汇报。生: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不知是深还是浅。师:小马为什么没有过河?生:老牛说……松鼠说……(在生汇报时,师板画河中老牛和松鼠) 师:小马遇到问题能有礼貌地去请教,牛伯伯和松鼠非常愿意帮助小马,尤其小松鼠对小马是那么担心,朗读时怎么读好呢?生:读课文,并互评。师:小马真的为难了,只好回家问妈妈。(分角色朗读。生扮演妈妈和小马,读课文第7自然段。)师:小马过河后,明白了什么?小组内同学讨论交流。全班交流。生: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认识事物要靠自己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