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00 KB
- 2022-06-16 12:12:15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二年级语文上12小马过河教案设计教学要求1理解内容,使学生懂得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思考,从实践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2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主动积累“连蹦带跳、昨天、试一试”等词语。重点难点理解第7自然段中老马对小马说的话。教学时两时小马过河马棚里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段导读:概括介绍故事的主人公。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小马连蹦带跳①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②帮您做事。”老马高兴地说:“那好哇,你把这半口袋③麦子驮到磨坊④
二年级语文上12小马过河教案设计教学要求1理解内容,使学生懂得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思考,从实践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2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主动积累“连蹦带跳、昨天、试一试”等词语。重点难点理解第7自然段中老马对小马说的话。教学时两时小马过河马棚里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段导读:概括介绍故事的主人公。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小马连蹦带跳①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②帮您做事。”老马高兴地说:“那好哇,你把这半口袋③麦子驮到磨坊④
二年级语文上12小马过河教案设计教学要求1理解内容,使学生懂得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思考,从实践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2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主动积累“连蹦带跳、昨天、试一试”等词语。重点难点理解第7自然段中老马对小马说的话。教学时两时小马过河马棚里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段导读:概括介绍故事的主人公。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小马连蹦带跳①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②帮您做事。”老马高兴地说:“那好哇,你把这半口袋③麦子驮到磨坊④
去吧。”[句导读:这句话写了小马过河的原因——老马让小马把麦子驮到磨坊去。]段导读:写故事的起因,讲小马第一次帮妈妈干活儿——把麦子驮到磨坊去。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小马愿意帮妈妈把麦子驮到磨坊去。小马驮起麦子,飞快地往磨坊跑去。跑着跑着,一条小河挡住⑤了去路。河水哗哗⑥地流着。小马为难⑦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哇![句导读:这句话写了小马的心理活动,说明他不动脑筋,遇到事就依靠别人,自己不去尝试。]段导读:写小马遇到了困难。小马向四周望望,看见一头老牛在河边吃草。小马嗒嗒嗒⑧跑过去,问道:“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蹚过去吗?”[句导读:这句话用了“……请您……好吗”的句式,体现了小马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老牛说:“水很浅⑨,刚没⑩小腿,能蹚过去。”段导读:写老牛告诉小马河水很浅,能过河。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蹚过去。突然,从树上跳下一只松鼠,拦住他大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河水会淹死你的!”[句导读:这句话用惊讶、激动的语气读。]小马吃惊地问:“水很深吗?”松鼠认真地说:“深得很呢!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进这条河里淹死的!”[句导读:这句话写松鼠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水很深。]段导读:写松鼠告诉小马河水很深。小马连忙
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叹了口气,说:“唉!还是回家问问妈妈吧!”段导读:写出了小马遇事不动脑筋,自己不去试试。 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讲一条河挡住了小马的去路,听了老牛和小松鼠的话,小马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决定回家去问妈妈。小马甩甩尾巴,跑回家去。妈妈问:“怎么回啦?”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我……我过不去。”[句导读:这句话要读出难为情的语气。]妈妈说:“那条河不是很浅吗?”小马说:“是啊!牛伯伯也这么说。可是松鼠说河水很深,还淹死过他的伙伴呢!”妈妈说:“那么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呢?你仔细想过他们的话吗?”[句导读:妈妈的两个问句让小马反省到老牛说水深、松鼠说水浅都是他们从自身实际出发,经过亲自试了的结果。]小马低下了头,说:“没……没想过。”[句导读:写小马难为情,深知自己的无知。]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会明白了。”[句导读:这句话是老马教育小马的话,是本的中心句。妈妈告诉小马一个道理:遇到问题要动脑筋并亲自实践,才能解决问题。]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这一段讲了妈妈耐心地教育小马,告诉小马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小马跑到河边,刚刚抬起前蹄,松鼠又大叫起:“怎么,你不要命啦!”小马说:“让我试试吧。”他下了河,小心地蹚了过去。原
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句导读:写小马亲自试试,小心地过了河后知道了水的深浅。] 第四部分(第8自然段):这一自然段起总括的作用,讲小马小心地过了河,进一步说明了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1朗读,了解的大意。2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主动积累“连蹦带跳、昨天、试一试”等词语。生字、新词卡片。一 故事导入,板书题目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现在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小马过河》。(板书题目)二 朗读,理清的脉络1同学们,请打开本,对照着拼音朗读。读准字音,标出这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2学生对照拼音,自学。3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呢?(8个自然段。)4指名分别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听字音。三 再读,扫清字障碍1对照着拼音,自学中的生字。2学生自学。3开火车朗读生字。4去掉生字卡片上的读音,认读生字。投影出示本的词语,学生认读。 马棚 一匹马 做事 麦子 驮到 磨坊 一条小河 伯伯 淹死 昨天 叹气亲切 试试 深浅 6把生字、新词带入,认真地朗读。四 小组学习,分享识字方法1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识字的方法。2汇报识字的方法。 (1)熟字相加:木+朋=棚 马+大=驮 口+华=哗 麻+石=磨口+又=叹+刀=切口+拉=啦矢+口=知(2)熟字加偏旁:故+亻=做(3)记词组:深—浅(意思相反) 3教师和同学们一起玩猜字的游戏。教师指字,同学猜字。五 开展朗读比赛分组练习,展开比赛。要求读准字音,声音要洪亮。六 布置作业:熟读,完成字词作业 1《小马过河》是一篇童话故事,充满童趣,可以让学生通过自读、自议、自练的形式读懂,理解内容。2教师播放录音,学生听故事,感受童话的趣味性,初步和故事的主要人物——小马交上朋友,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3教师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小马、老马、老牛、松鼠之间的对话,在读中进一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领会故事的寓意。图对照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练习分角色朗读,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老马、小马、老牛和松鼠的图片。一 复习回顾,激发学生探求的兴趣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开火车检查朗读,师生评议。二 学习第1~6自然段1(出示老牛和小马图)找出老牛和小马的对话。2男女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次对话。3(出示松鼠和小马图)松鼠为什么认为小马会淹死呢?4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第二次对话。过渡:听了松鼠的话,小马又连忙收住脚步,不知怎么办好。于是它跑回家里去找妈妈。学到这里,你认为这是一匹什么样的小马呢?说出你的理由。拓展思维:假如你是这匹小马,你会怎么做呢?三 学习第7自然段1看板书质疑。2找出不懂的词
语。 (1)难为情——谁难为情?它为什么难为情?难为情的话该怎样读?(2)亲切——怎样读出亲切的语气?3看图讨论:同是一条河,为什么老牛说河水很浅,松鼠却说河水很深?它们谁说得对? 回答:因为老牛( ),所以它说( )。因为松鼠( ),所以它说( )。4拓展思维:假如有一头大象和一只小白兔要过河,它们问你,你该怎样回答?妈妈是怎样教育小马的呢?四 自读第8自然段1找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一句话,多读几遍,想一想是什么意思。(板书:试)2听了妈妈的话,小马是怎样做的?(看图回答)(板书:蹚过去)3小马蹚过河以后,有什么感受?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板书:不深不浅)看图,回答问题:为什么小马的感受与老牛、松鼠说的情况不一样呢?五 分角色表演故事过渡:学完了,你想到了什么?(板书:动脑筋,亲自做)六 总结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不能光听别人说,要独立思考,从实践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1让学生戴上自己制作的头饰,自由组织,自选角色,分角色进行表演,这是一个由内化到诠释的过程。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塑造故事中的人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2老马说的话是理解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可以设计两个问题:(1)老牛和松鼠的话错没错?小马试验的结果为什么和它们说的都不一样,是河水发生了变化吗?(2)如果是一头大象和一只小白兔要过这条河,它们问你,你该怎样回答它们?设计与大象、小白兔的对话,进一步理解内容。经过讨论,让学生明白老牛和松鼠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依据,但忽视了小马的实际情况。它们说法不一,是因为它们自身的高度不同。第二个问题让学生明白,处理问题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去判断,要避免犯老牛和松鼠的经验主义的错误。1给下面的字加上一部分,组成生字,再组词。口(叹)(叹气) 刀(切)(切菜) 故(做)(做工)大(驮)(驮着) 式(试)(考试) 朋(棚)(马棚)2填空。一(匹)老马 一(条)小河 一(袋)粮食一(个)口袋 一(个)办法 一(头)老牛3写一写。假如有一只猴子要过河,会怎样?请你以“小猴过河”为题,自编故事。一 马字成语【一马当先】作战或做事时,不畏艰难,勇敢地走在他人前面。【千军万马】形容士兵众多,声势壮大。【天马行空】比喻才思豪放飘逸。【心猿意马】形容心思意念飘浮不定。【犬马之劳】谦称自己微薄的服务像犬马一般微不足道。【汗马功劳】比喻为征战奔走的功劳。【老马识途】比喻经验丰富的人。
【兵荒马乱】形容战乱破坏之严重,秩序之紊乱。二 实践名言人类用认识的活动去了解事物,用实践的活动去改变事物;用前者去掌握宇宙,用后者去制造宇宙。——克罗齐理论上一切争论而未决的问题,都完全由现实生活中的实践解决。——车尔尼雪夫斯基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修正,由实践检验。——列宁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斯大林三 教学实录(节选)(教师带上小马头饰,学生分别带上老牛伯伯和小松鼠的头饰)教师:老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蹚过去吗?学生1:能。因为水很浅,刚没小腿,我蹚过,一点儿危险都没有,绝对不会被淹死的,根本不用害怕,只管放心过好了。教师:这样啊,那我可要马上过去了。学师2:(旁白)正当小马准备蹚过去的时候,突然从树上跳下一只松鼠,拦住他大叫——学生3:(带着小松鼠的头饰,激动地大叫)别过河,别过河,你会被淹死的!教师:(做出吃惊的表情)水很深吗?
学生3:深得很,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教师:(做害怕的表情)啊?这么深哪!刚才牛伯伯不是说水很浅,才刚没小腿吗?我到底应该听谁的呢?这可怎么办呢?哎,还是回家问问妈妈吧。教师:同学们,刚才老牛伯伯、小马、松鼠的对话精彩不精彩?学生齐答:精彩。[评析:教师在堂上为学生创设了情境,把学生自然地带入其中,改变了自身的角色,融入到童话世界里。学生尽情地朗读,自然地揣摩小马的心理变化。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及学生的表现欲,还使语堂成为他们自我表现的舞台,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朗读,提高了朗读水平。]教师:此时的小马感到很为难,因为牛伯伯和松鼠一个说水浅,一个说水深,到底谁说得对,你快告诉小马吧。学生1:我觉得他们说得都对,因为老牛很高大,所以他觉得水很浅,而松鼠身材小,所以他觉得水很深。教师:你的思维很活跃,反应很快。这个回答让大家都感到很满意。教师:此时,如果你是小马,你会怎样做呢?学生2:我会用一根木棍往水中放,试试水有多深。学生3:我觉得可以用“扔石子”的方法试一试,河边一定会有石子的,如果石子落水的声音很响,就说明水很深;如果石子落水的声音很小,就说明水不深。学生4:老师,如果我是那匹小马,我会自己下水试一试,如果觉得不是很深,就蹚过去;如果感觉有些深了,有危险了,就赶紧掉头回。教师:你很聪明,也很勇敢,敢去尝试,还为自己找了退路。
教师:可书中的小马想到回家问妈妈。你评价一下,这是一匹什么样的小马?(大屏幕出示: 的小马。)学生:胆小的小马。学生6:不爱动脑筋的小马。学生7:懦弱的小马。教师:你都知道“懦弱”这个词了,可真了不起。[评价:堂教学伴随着认知活动的进行,学生的情感体验越发深刻强烈。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自由选择读的方式,体验小马和妈妈的对话,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触及了学生的精神需求,使认知活动高度有效。]教师:小马回家后,他心里是什么感受?学生1:不好意思。教师:哪个词语让你感觉到了?学生2:难为情。教师:大家知道小马最后过河了。在妈妈说的话中,哪句话对小马的触动最大?请大家大声地读一读。教师:现在你再评价一下这是一匹什么样的小马。学生3:勇敢的小马。学生4:胆大的小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