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2.31 KB
- 2022-06-16 12:11:43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屈原(蔡琴演唱)他们说你是一个孤独的诗人他们说你有一个忧郁的灵魂你过的岁月是否像我所想像的那般寂寥是否水中你的心思,像一尾鱼款款徘徊人世的轻吟掩覆在你身上总有多少无奈都托流水寄怀究竟你愿长久躺在今世的江底还是期盼着握桨的手解开你深邃的面容笑傲人世是一份何等的情怀众醉独醒是一种怎样的悲哀悠悠的江水诠释着亘古以来的萧条凄凉取代水中你的惆怅,是岸上我独自徘徊龙舟的喧哗划出波波水纹追思掠过江面片刻又将遗忘也许你将年年享受五月的粽香也许能带着另一次际遇,看一看江山的阳光……
经典回顾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渔父海盐元济高级中学俞海华
渔父《楚辞》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gǔ)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bū)其糟而歠(chuò)其醨(lí)?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mén)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yì)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深入文本,问题探究(1)辩论的时间、地点、辩论的双方
深入文本,问题探究(2)辩论的原因——渔父和屈原在泽畔萍水相逢,怎么会辩论起来的?
深入文本,问题探究(3)双方辩论的观点——请结合文中相关的语句,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
深入文本,问题探究(4)他们的观点也折射出这两人不同的处世态度,我们能不能分别用原文中的四个字来概括两人的处世态度?屈原——深思高举渔父——与世推移屈原渔父世浊我清,众醉我醒水清濯缨,水浊濯足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莞尔而笑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鼓枻而去,歌
直面人生,自由交锋在面对逆境厄运的考验时,在理想抱负的实现受阻时,屈原和渔父作出了不同的选择,那么你更欣赏谁的选择呢?屈原还是渔父?让我们也来辩论一番吧!让我们来一次自由的交锋,思想的碰撞!
补充资料:司马迁简介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元封八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新历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继续发愤著书,公元前91年终于完成《史记》创作。
屈原——壮烈的死:以死明志(不屈的气节)渔父——超然的活:以隐守志(自由的灵魂)司马迁——勇敢的生:以生践志(坚韧的意志)
教师赠语,与你共勉:让我们珍爱生命,用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气节提升生命的价值。在生命的得失中,不忘拥有一份超然豁达,享受生命的魅力!
重点知识:1、通假字:父与2、古今异义:颜色形容至于高举3、特殊句式:A、屈原既放/是以见放/圣人不凝滞于物B、游于江潭/行吟泽畔C、行吟泽畔/不复与言D、身之察察E、自令放为4、词类活用:歌/鼓5、其他字词: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端午节纪念屈原作文
- 端午节祭祀屈原
- 纪念屈原的现代诗
- 纪念屈原的诗50首
- 议论文素材-屈原
- 离骚屈原(人教新课标)
-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先秦文学史-屈原与楚辞
- 屈原(前340年-前278年)汉族芈姓屈氏名平字原临床
- 屈原爱国主义的历史意义
- 语文:2.3《屈原列传》课件(鲁人版必修3)
- 有关屈原的满分作文
- 屈原列传知识点整理,要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 《屈原与楚辞》PPT课件
- 屈原精神的现实意义_郑家奎
- 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作业 新人教版
- 从《离骚》看屈原的爱国思想
- 2018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生命的赞歌 第3课 屈原列传学案 鲁人版必修
- 屈原爱国地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