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 MB
- 2022-06-16 14:07:34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分类号:密级:公开UDC:编号:中国美术学院学士学位论文浅谈元代青花人物故事图造型与纹饰特征王泰迪指导教师姓名(职务、职称)戴雨享(教授)申请学位级别文学学士专业名称陶瓷艺术设计论文提交日期2010年5月24日论文答辩日期2010年6月3日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中国美术学院答辩委员会主席评阅人2011年6月9日
中国美术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中国美术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中国美术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在_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浅谈元代青花人物故事图造型与纹饰特征
目录摘要.........................................................................................................1前言.........................................................................................................3第一章元代青花人物故事图装饰概述...............................................4第一节元代青花人物故事图的文化背景.................................................4第二节元代青花人物故事图的经济环境.................................................5第三节元代青花人物故事图的历史原因.................................................5第二章元代青花人物故事图装饰解析...............................................6第一节元青花人物故事图艺术特征........................................................6(一)器形.......................................................................................6(二)构图.......................................................................................7(三)人物造型................................................................................8第二节元青花人物故事图细节解析........................................................8(一)五官胡须样式...........................................................................8(二)发式.........................................................................................9(三)金答子....................................................................................10(四)面饰、幞头和幞巾....................................................................10(五)元青花人物故事图中的鞍马,饰物及背景..................................11第三节元青花人物故事图思想内涵.......................................................12第三章元代青花人物故事图装饰成就以及影响..............................14结语...........................................................................................................15
参考资料..................................................................................................16
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陶瓷与工艺美术系—王泰迪—浅谈元代青花人物故事图造型与纹饰特征摘要元代是青花瓷的初创时期,元青花瓷器色彩浓艳,纹饰题材非常的丰富绘制精美,存世稀少,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元青花人物故事图又是元青花众多瓷器中最具代表的。因此本文选择元青花人物故事图作为研究对象,文章通过论述元青花人物故事图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当时的经济环境,以及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从元青花人物故事图的主要内容特征,艺术特征和思想内涵着手,提出了一些基本的观点。强调了元青花人物故事图的重要性,对当代陶瓷艺术的研究与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关键词元代青花瓷人物故事图16
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陶瓷与工艺美术系—王泰迪—浅谈元代青花人物故事图造型与纹饰特征CONTENTABSTRACTYuanDynastyisastart-upperiodof‘BlueandWhiteporcelain’.‘Blueandwhiteporcelain’Rareandfewsurviveintheworld,whichhasprofuseandgaudycolorsandbeautifullydrawndecorationwithluxurianttheme,andithasahighhistoricalvalueandartisticvalueaswell.‘ThecharacterstorychartofblueandwhiteporcelainofYuanDynasty’hasthemostrepresentativeinlotsofYuanDynasty‘blueandwhiteporcelain’.Therefore,essayselected‘ThecharacterstorychartofblueandwhiteporcelainofYuanDynasty’asresearchobject.Thearticlediscussesandanalysisthehistoricalbackground,economicenvironmentandartisticcharacteristics,etc.of‘ThecharacterstorychartofblueandwhiteporcelainofYuanDynasty’.Thearticleputforwardsomebasicideasandtoenhanceimportanceofit,whichfromthemaincharacteristics,artisticfeaturesandtheideologicalcontentof‘ThecharacterstorychartofblueandwhiteporcelainofYuanDynasty’.Toinferenceprofoundsignificanceincontemporaryceramicartresearchanddevelopment.KEYWORDSYuanDynastyBlueandwhiteporcelainCharacterstoryChart16
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陶瓷与工艺美术系—王泰迪—浅谈元代青花人物故事图造型与纹饰特征前言元代,经济繁荣,综合国力甚强,从而直接导致中华文化在全世界占有了引领地位,其中国粹青花就诞生在这箭啸马鸣的年代。元青花,先是用钴料在瓷胎上面进行绘画,然后再上釉,通过高温烧成的釉下彩瓷器。元青花不但继承了宋瓷的特色,而且启示了明清时期的瓷器,应该说是陶瓷史上比较重要的一块里程碑。开创了中国陶瓷史上青花瓷器的先河。因为当时元帝国的强大在政治和经济上打通并建立和欧亚大陆的密切关系,元青花在国外流传的数量非常之巨大。反之在国内的数量不多。尤其是在元青花的各种纹样中,人物故事图又是特别稀少。人物故事图别出心裁,并且于戏剧相结合,展示很多著名历史人物的故事,呈现一种新的艺术境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这也是其他时代没有办法比拟的。16
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陶瓷与工艺美术系—王泰迪—浅谈元代青花人物故事图造型与纹饰特征第一章元代青花典型纹样人物装饰概述第一节元青花人物故事图产生的文化背景图1青花折沿花卉碗残器 根据文献记载,西亚的伊斯兰文化曾经对华夏文化有过两次的冲击,在7-8世纪的隋唐是第一次文化冲击,而第二次冲击则涉及的领域更加的广泛,是深层次和持久的,时间是在13-14世纪的元代和明初。随着元帝国对欧亚大陆的征服,西北部边界也处于开放状态,一些穆斯林也大批迁徙进入东亚,因此随之而来的巨大伊斯兰文化就开始涌入了华夏。其中包括了手工艺品,西亚的陶器等。华夏人们也利用这些文化载体模仿了一些精美的器座(青花折沿器座)等,(图1)这些都是伊斯兰文化于华夏文化交融的产物。随着文化冲击,元代各种艺术形式也比较多样化,类似戏剧,绘画,丝织工艺金属工艺等都对瓷业的装饰有所影响,元青花人物图很大一部分是接受了元剧的影响。元代在游牧民族的统治下,之前原有理性化的一些秩序已经基本被破坏。汉族的一些知识分子,由于地位的卑下造成了心里不平衡,逼迫他们自己寻求一种新的消遣方式,而嘲讽的戏剧创作就成为了施展才华的手段。元青花深受元剧影响,是以戏剧中人物微装饰的内容,反应社会各个阶层对这一种娱乐形式的爱好。图2典型西亚型兰地白花元青花16
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陶瓷与工艺美术系—王泰迪—浅谈元代青花人物故事图造型与纹饰特征第二节元青花人物故事图产生的经济环境图3伊朗博物馆收藏元青花大碗自从唐五代开始,随着陆路和海路贸易通道的陆续打开,中国陶瓷的输出已经遍及了欧亚非的一些国家。(图3)(图4)因此元代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青花瓷的成熟。元代早期的青花瓷大多数都是器型较小,做工粗糙,用的是国产的青料,数量也并不是很多。显而易见的并未形成规模生产。但是从14世纪开始,景德镇能生产出器型比较大的,纹饰也很精美的大型青花瓷了。目前元青花在西亚,东南亚还有非洲等地方也逐渐被发现,而在中国国内发现的元青花生产的时间也大部分是晚于这些地方的藏品,从时间的先后来说,元青花的成熟和发展的直接经济原因是外销需要。图4伊朗馆花果竹石纹大盘第三节元青花人物故事图产生的历史原因图5磁州窑人物罐图5磁州窑人物罐青花瓷的瓷胎,釉是从宋代的青白瓷发展过来的。在宋代,景德镇的窑工人们就已经熟悉的掌握各种器物的成型方法,另外,在这些工人之间还存在着较细致的分工。宋代是民族大融合的时期,也是南北大迁徙的时期,金人和蒙古人南下,中原地区的人口z也发生了二次大规模的有北向南的迁徙,当中,山西和河北的大多数居民都迁徙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这就是北方的磁州窑(图5)对景德镇瓷器产生的巨大影响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元代的景德镇之所以吸引着广大的陶工是因为本着海纳百川的胸怀,从而形成了“将从八方来,器从天下走”的局面。正如,磁州窑和吉州窑16
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陶瓷与工艺美术系—王泰迪—浅谈元代青花人物故事图造型与纹饰特征(图6),他们的窑工就是擅长绘画为主。他们随着迁徙来到景德镇后在瓷胎上面重新开始作画,然后把之前所用的褐料改作钴料。钴料的使用在褐料绘画工艺上的得以创新褐传承,使得画面更加的精美。图6吉州窑人物罐第二章元代青花典型纹样人物装饰解析第一节人物故事图的艺术特征图7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元代是杂剧比较兴盛的年代,例如关汉卿,白朴,王实甫等人创作了《窦娥冤》,《西厢记》等一些十分经典的可传百年的作品。元青花人物故事瓷器上由此也得到了一定的证明,元代是普及杂剧的时代,而且植根于平民百姓的生活中。元青花人物故事瓷器的数量不是特别的多,但是画法和技法都是非常的高超,尤其是画面小中见大,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视觉效果。(一)器型图8元代青花“鸳鸯戏水”纹玉壶春瓶元青花人物故事图装饰在立体器型和圆形的腹部上面,用弦纹确定图画上下幅度。载体都是一些器型比较大的载体,例如盖罐、梅瓶、(图7)玉壶春瓶(图8)等以器型,盖罐高度多在25-30厘米之间;梅瓶高度为40厘米左右,最高的一件44.1厘米;玉壶春瓶高30厘米左右。三种瓷器的画面相互比较,盖罐、梅瓶腹径较粗,作画面积16
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陶瓷与工艺美术系—王泰迪—浅谈元代青花人物故事图造型与纹饰特征大,多用来表现场面宏阔的题体。具有这些明显特征的有“单骑救主”(图9)、“三顾茅庐”、“昭君出塞”。玉壶瓶颈肩,纤细,硕腹下垂,一般选择人物少、场画小的画面。以罐为例子,画幅展开的高和宽的比例是1:5。元青花人物故事图是描绘在瓶罐上面的,装饰画是它的艺术性质,可以直接从版画当中得到样稿的轮廓,有一定的便捷性。它重点在于对装饰的意匠,有着非常大的艺术想象空间。图9“尉迟恭单骑救主”罐(二)构图图11“鬼谷下山”罐山坡边的苏代图10“昭君出塞”罐元青花人物故事图的构图一共有三个特点,第一点是对空间的划分。是以树木为主,兼用其他的景物纵向的去隔开空间。树干的造型粗壮挺直,感觉有作为画框的作用。在几个空间内人物和景致布置适中和均匀。如“昭君出塞”罐,(图10)在每一个空间内都有人物活动的场景,各个画面也保持着平衡。第二点,则是空间的分布。元青花人物故事图中,人物于人物之间,人物于景物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疏密关系,虚实变化以及远近的层次,都是各自独立的占据画面,并且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有的时候,也采用了局部掩映的构图方法。比如“昭君出塞”罐,山后迂回而出的一队骑士,还有“鬼谷下山”(图11)罐山坡边的苏代。第三点是对空间的填补。元青花人物故事图在人物形象之外,还有很多的配景,树枝叶子,花卉,栏杆,山头,云气等,并且采用了挪让填补的手法,错落于画面,形成一种青白对应虚实调和的白地空间带。16
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陶瓷与工艺美术系—王泰迪—浅谈元代青花人物故事图造型与纹饰特征(三)人物造型图12鬼谷子元青花人物故事图中的人物造型是借鉴《平话》插曲,一些是从内容相同的插图中选择,而另外的一些则是从不同内容的插图中寻找合适的人物,再经过修改而成。“鬼谷下山”罐和《七国春秋后集平话》“鬼谷下山”主要人物的造型以及神态都非常的相似。在借鉴《平话》插曲的同时,元青花人物故事图自然叶保留了一定的文化底蕴。在用笔和用料彩绘时,很细腻,形神兼备,在借用《平话》插曲的大概轮廓同时,对画面进行重新的艺术处理,在细节部分都充实再加工,描绘的更加具体。第二节元青花人物故事细节解析(一)五官胡须样式图13“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古代人物的肖像画都是描绘真实的人物形象,经常能够惟妙惟肖的描绘出人物的特征。一般来说,画师们在已有的生活基础上有更多的艺术性的夸张,通常来表现人物的五官,胡须的样式。这些于种族血统有关而且于人物的性格,气质,修养,身份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元青花人物故事图也继承乐五官,胡须的样式。图14萧何的胡须“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图13)描述了秦末楚汉战争时期,韩信首先投了项羽,但是没有得到重用。又改投刘邦,还是没有得重用。于是他愤然离汉而去。萧何知道了这个消息以后,连夜追回韩信,并劝刘邦委以重任。萧何的胡须(图14)在画面中浓黑,随风扬起,神态坚毅。韩信未蓄须16
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陶瓷与工艺美术系—王泰迪—浅谈元代青花人物故事图造型与纹饰特征,神色泰然自如,站在江畔。艄公留着两小撇八字胡。图15唐将段志玄“尉迟恭单骑救主图”罐。画面中唐将段志玄(图15)头戴束发冠,身上穿着战袍,手上持有长柄叉,已露败迹。紧随其后,驱马追杀者头戴凤翅盔,着甲束袍,双手持矛,是单雄信,他的八字胡上翘有一簇短须,看上去很凶悍。隔着山石一人头戴交脚幞头,着长袍,右手持鞭端坐马上,身微侧,似对后面的人对语。他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他的胡须很长很浓密,目光炯炯,容貌威严,后为尉迟恭,右手举钢鞭,他头戴直角幞头,满脸须髯,双目圆睁,勇猛粗旷。“蒙恬将军”玉壶春梅瓶,(图16)画面中蒙恬满面钢髯,端然稳坐的姿态,以及背后高高树起的大旗,展示了巍然肃杀之气.整个画面绘蒙恬将军审讯战俘的场景.图16“蒙恬将军”玉壶春梅瓶“昭君出塞”罐,表现的是西汉元帝时期,胡汉和亲,王昭君下嫁呼韩单于事。画面中以架鹰者为例,五个蒙古族的骑士,浓眉深目,高鼻后唇,胡须和满脸的塞胡子很浓密,现实出他们的孟勇气概,表现出元代少数民族的显著特征。“三顾茅庐”罐,刘玄德都作躬身施礼的姿势,诸葛孔明都头裹软巾,童子都头梳双髻,气度恢宏,沉着冷静,张飞络腮胡须,十分的劲健张扬。(图17)(二)发式图17“三顾茅庐”罐细节图18“锦香亭”罐女发式在元青花人物故事图中分女发式和男发式。其中最具代表女发式的“锦香亭”(图18)故事出自元代著名剧作家王仲文的《孟月梅写恨锦香亭》,16
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陶瓷与工艺美术系—王泰迪—浅谈元代青花人物故事图造型与纹饰特征故事叙说了唐玄宗时期才子佳人陈圭与孟月梅浪漫而曲折的爱情故事。画面中,孟月梅的头饰高螺髻,发簪和摇钗。婢女梳着双垂发髻是元代的发髻。另外在,“百花亭”罐和“西厢记”罐中的人物和上述的是相同形式的。男发式方面,“昭君出塞”罐中:山石后一队人马,中间一个人虽然带着帽子,还是露出了中间下垂的桃状发式。额头的两侧留有发辫的基础。细腻以及真实的描绘出了元代蒙古族男子特殊的“婆焦发式”。图18“锦香亭”罐女发式(三)金答子图19“锦香亭”罐长裙元代有一种印金丝织物,是由纱罗和提花绫组织而成。在织物上面印成金花。所谓的金答子应是这种丝织物上面装饰的块状金花。元青花人物故事图里的仕女裙织物的外形与金答子的很相似,是用来表明身份。例如“西厢记”瓶老夫人和“锦香亭”罐孟月梅穿着的青地白格长裙。(图19)(四)面饰,幞头和幞巾元青花人物故事图中仕女得面饰虽然并不是十分得清晰,不过通过很多痕迹分析是宋元时期时兴的梅花妆。“锦香亭”罐,(图20)高髻仕女额上就有很多花面装饰,“百花亭”罐仕女也有类似的花面装饰。图20“锦香亭”罐图21幞头幞头和幞巾在元青花人物故事图中也是经常的出现。幞头在宋元戏曲文物中出现频繁,元青花人物故事图借鉴版画并且对它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周亚夫”罐(图21)侍卫的头上就裹着幞头,旁边还有金凤翅,这个就是元代宫中仪卫所裹的“16
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陶瓷与工艺美术系—王泰迪—浅谈元代青花人物故事图造型与纹饰特征凤翅幞头”。其他还有在“追韩信”瓶中,萧何带着幞头。“鬼谷下山”罐的苏代,以及“三顾茅庐”罐中的刘备,“尉迟恭救主”罐,唐太宗和尉迟恭都是带着幞头,之前所提到的“锦香亭”罐陈圭都也是带着幞头。另外幞巾原来的意思就是为束裹鬓发或者是覆盖发髻的一种巾帕。庶人是不需要带幞巾,之后慢慢的演变成了束裹形式,颜色丰富多彩。图21幞头(五)元青花人物故事图中的鞍马,饰物及背景1.马图23“昭君出塞”罐马图22“周亚夫细柳营”罐侍卫元青花人物故事图中马的造型精准,体态匀称以及健壮,马尾巴的线条非常的细腻,马上的装饰勾画的也很清晰并且精致。元青花人物故事图中画马的技法是线条沟绘的比较细腻精致,马眼黑珠是画在眼眶边的,使得黑白对比分明,比较传神。用青釉画出深浅,浓淡,凹凸,阴阳层次来表现马的体态和形态,还有质感,吸取了赵孟頫等人的画马敷彩的特点。“周亚夫细柳营”罐有一驾,色青。“追韩信”罐中有两匹马,一骊一骃。“昭君出塞”罐(图23)彩绘了七匹马,青花彩绘是单一的色彩,其中有两匹是五花骢。“尉迟恭救主”罐,图中有三匹马,一青一白还有一匹是花骢。2.湖石牡丹和湖石芭蕉图24“西厢记”罐牡丹花元青花人物故事图一般选用湖石牡丹和湖石芭蕉作为配景,用来相映衬的有柳树,松树,栏杆等。“西厢记”瓶和罐,“锦香亭”罐以及“百花亭”罐上面均有很多湖石牡丹。牡丹花16
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陶瓷与工艺美术系—王泰迪—浅谈元代青花人物故事图造型与纹饰特征(图24)的叶子形态和画风都于缠枝牡丹纹略同。元青花人物故事图中的缠枝牡丹花叶的形态是源于南宋纱罗织物纹样。花朵之间刻意留出数瓣白色花瓣。3.植物图25“昭君出塞”罐松树除此之外,到处可见竹子,松树,云朵在元青花故事图上。青花竹子展示了元代画师深厚的中国画功底,以中国画的封神气韵装饰再瓷器上面。时不时地流露出文人画的飘逸气息。其样式大多数为晴竹丛篁,二笔叶为“重人式”,三笔叶为“飞燕式”,可以用来填补空间,构成青白空间带。也有清雅飘逸的美感。元青花人物故事图描绘松树的一共分两种,一种式松针用很短很细的线条组成扇子状。“昭君出塞”罐,(图25)“鬼谷下山”等都有类似的松树。另一种则是用极细的线条画作马尾状,如“追韩信”瓶。第三节元青花人物故事图思想内涵元青花有着丰富的装饰题材,人物故事图是非常有特色的一种,人物形象生动传神。和元代的戏曲小说版画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元青花人物故事图之所以那么的流行不但是因为它有着生动的人物故事画来装饰瓷器,更重要的是其背后隐藏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图26“西厢记”梅瓶图27“四爱图”梅瓶“西厢记”罐16
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陶瓷与工艺美术系—王泰迪—浅谈元代青花人物故事图造型与纹饰特征和梅瓶(图26)讲述的是白衣书生张生与前相国之女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崔老妇人右手拿着拐杖,左手指点,红娘在哭泣。反应了男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向往和自由追求,这个也是元代文人理想世界的产物,对封建礼教的痛斥。也是对纯真爱情的一种赞美。图27“四爱图”梅瓶元代推行的民族其实政策和科举取士的废除使得很多文人报国无门,加上当时很尖锐的民族矛盾,许多有气节的文人都不甘愿于元代统治者为伍。他们希望归隐山林,远离尘世的纷争。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中(图27)的王羲之,周茂叔,孟浩然,林和靖都是古代高士,孟浩然,林和靖也曾经隐居山林。“陶渊明携琴访友”玉壶春瓶更是描绘了对田园生活的渴望。元青花人物故事图中很多一部分是传达元代文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图28“四爱图”梅瓶元代的汉人因民族歧视政策不能够得到重用。一些重要的职位都是由蒙古人把持。在“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中,韩信是秦末汉出的的一代名将,为西汉立下了汗马功劳。“三顾茅庐”梅瓶中,刘备,关羽,张飞躬身施礼。“尉迟恭救主”,尉迟恭是唐初的名将。衷心护主,多次救李世民。“周亚夫”罐,周亚夫是西汉将领,治军严明。这些青花人物故事图都是能表现了圣主贤明,英雄报国能到了赏识的故事,这个正是元代文人想表达的。伴随南宋的灭亡,游牧民族蒙古人入主了中原。深受儒家思想的很多汉人文人无异于是“亡国”。“蒙恬将军”玉壶春瓶中,将军气宇轩昂。将军的形象体现了抵御外族人入侵,保家卫国的思想。元青花人物故事图有很多是元代文人用来歌颂民族英雄的。图29“四爱图”梅瓶16
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陶瓷与工艺美术系—王泰迪—浅谈元代青花人物故事图造型与纹饰特征第三章元代青花典型纹样人物装饰对陶瓷史的影响和成就图30元青花人物梅瓶元帝国在中国的历史上虽然不到100年但是在中国的陶瓷史上有这重大的历史意义。第一点史是突破了宋代百花齐放的局面,景德镇的青花瓷一枝独秀的屹立在了中国。第二点是它改变了几千年以来都是以青黑白青白单色釉为主的格局的瓷器,出现了釉上彩和釉下彩两大类。釉上彩,有红绿彩,五彩。釉下彩有以铁作为着色剂的釉里褐,以铜作为着色剂的釉里红,以及用钴作为着色剂的青花。图31元青花人物梅瓶元代青花瓷人物故事图艺术是一种可以引起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共鸣艺术,是一种自然的声音。提倡多元化的金坛,这种独特的艺术让我们更距离的触摸到历史,感受到一种跨地域性,原始,出旷的美感,了解更多的中华传统世界文化精华。元青花人物故事图可以用丰富的造型,浓艳的色泽豪放的装饰来概括,所画人物形象一般都是简笔写意的画法,追求的是神韵,但是没有忽略形似,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当然也从侧面的反应了元代绘画、版画、元曲一系列的文化和艺术深度,也可以说是一个陶瓷史上最神秘、最具考究的英雄,有待我们去研究和发掘。图32磁州窑人物枕16
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陶瓷与工艺美术系—王泰迪—浅谈元代青花人物故事图造型与纹饰特征结语元青花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青花瓷的艺术性主要在于它的装饰绘画和颜料色彩的特殊性。器皿与绘画这两者相结合的青花瓷给了人们与众不同的视觉效果。青花瓷装饰图案在内容题材上具有生活性,在表现形式上具有民俗性,在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上具有融合性。从而充分体现着我国陶瓷艺术的深厚功底。作为一名本科就读陶瓷设计的艺术学生来说,应该抱着学习了解更多中国古代陶瓷灿烂的文化和历史的态度。中国的英文和陶瓷的英文是一样的拼写,更加能体现中国陶瓷对陶瓷艺术的极大影响,我们应该秉承古代前辈留下的精华,于我们所学习的当代艺术互相结合,在立足传统的同时努力寻找艺术的本质,才能更好的发展当代陶艺。16
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陶瓷与工艺美术系—王泰迪—浅谈元代青花人物故事图造型与纹饰特征参考资料【1】洪在新编著《中国美术史》[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年12月【2】中国硅酸盐学会编《中国陶瓷史》[M]文物出版社1982年01月【3】杨富有著《元代青花纹饰图与元杂剧》[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03月【4】中国古陶瓷学会编《中国古陶瓷研究》[M]紫禁城出版社出版2009年10月【5】北京市元青花文化交流中心主编《元青花》[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04月【6】王德安著《青花写意》[M]文物出版社2007年08月【7】Blue&White:ChinesePorcelainAroundtheWorldjohncarswell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