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67 KB
  • 2022-06-16 14:05:35 发布

幼儿故事在游戏教学中应用探析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幼儿故事在游戏教学中应用探析摘要:在幼儿中,故事和游戏对幼儿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仅强调一方是有失偏颇的。文章在分析游戏特点的基础上,通过举例阐述如何更好地发挥故事在游戏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关键词:幼儿故事;游戏教学;身心发展中图分类号:G61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9-0180-02玩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就指出了“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1]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指出:“注意游戏,研究这一丰富的源泉,组织游戏并使游戏成为最好的和强有力的教育手段一一这就是未来教育学的任务。”[2]可见,游戏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学习。游戏的进行依赖于合适的言语表达,而故事对促进幼儿言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认识故事对游戏教学的意义,了解游戏的特点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故事运用于游戏教学中。、故事在游戏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决定了幼儿不可能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中学习,他们需要以一种合理的方式进行学习,以促进身心的发展。对于发展不成熟的幼儿来讲,游戏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 式,只要善于把握,就可以做到寓教于乐。1.游戏和故事在教学中有密切联系。游戏和故事都是《纲要》中强调的两个方面,两者都有利于促进幼儿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的发展。幼儿都喜欢听故事,而游戏又是幼儿的天性。在幼儿教学中,故事和游戏往往是紧密联系,共同发挥作用的,很难把两者独立开来。在游戏教学中,往往需要故事来导入,以激发幼儿情趣。而在讲故事时,进行故事的创编与表演,又带有游戏的成份。此外,两者不应有所偏废,而应在教学过程中有机结合,让幼儿在一种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2•故事可以为游戏创造情境。幼儿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很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幼儿对游戏不感兴趣,为了配合教师而游戏;二是幼儿游戏过程中缺乏指导,幼儿可能不知道如何进行游戏而失去兴趣。对于这两种情况,创设一个好的游戏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故事的应用,可以自然而然地为游戏的进行创设情境,吸引幼儿的兴趣,使幼儿积极地去探索、发现。比如,培养幼儿的模仿和自我表现能力,怎样才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联系实际,现在的幼儿都很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教师可以复述动画片中的故事情节,然后让幼儿分组进行表演。3•故事可以增添游戏的深刻性。在故事教学中,每个故事都有一定的教育意义。通过故事的教学,最终让幼儿获得情感体验或是明白一个道理。把好的故事应用于游戏教学 中,增添游戏的深刻性。在《剪纸游戏》中,教师创设一个情境,比如说母亲节到了,小朋友亲手做个小礼物来送给妈妈。在这个过程之中,幼儿不仅学会了剪纸,还学会了感恩、关心,这才是教学真正需要达到的目的。故事的应用对游戏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了解了游戏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利用故事进行游戏教学。二、游戏的特点与故事1.游戏具有自发性与自主性。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其最大的特点是自发性。迫于外界压力而进行的游戏不是真正的游戏。游戏应是幼儿自身需要而自主参与其中并感到愉悦。这种自发、自主性表现在:第一,游戏是内部动机引起的行为,是儿童内心的一种需要。第二,游戏更强调的是过程的体验,而不是注重结果。第三,游戏是幼儿积极、主动参与,进行探究。故事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积极地投入到游戏中,实现“主体与反主体”、“有我与无我”的统一。2•游戏具有虚幻性与假想性。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游戏是幼儿生理和心理不成熟的反映。通过游戏,儿童可以自然而然地表现出不成熟,而不会遭到责怪。另外,维果茨基认为,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在游戏中,幼儿的表现高于他的实际年龄所应有的行为,这就决定了游戏的虚幻性。比如,幼儿在扮演医生医治病人时,他就要模仿其角色 特征。通过虚拟扮演这样的角色,可以使幼儿了解生活、贴近生活,从而促进其身心的成熟。3•游戏具有体验性与非功利性。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儿童就是在游戏中开始生命的探索。故事在游戏过程中的应用,增添了幼儿体验的多样性。游戏注重的是幼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而不是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游戏带有非功利性,是真正为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出发而设计的活动。三、故事在游戏中的应用例举及注意事项故事怎样成功地运用于游戏教学呢?这里举《安安鼠的锅》[3]为例来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在这一教学中,故事的运用较好地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现。一开始,就以摇摇熊的梦境导入,它梦见一锅香气四溢的八宝粥,醒来后决定去寻找,这一环节要求幼儿对梦境中的八宝粥进行涂色。紧接着,摇摇熊到了一片麦田,它出门时带的大米、小米从破了个洞的干粮袋里掉出来,落进了安安鼠的锅。于是根据安安鼠的出现,要求幼儿根据图示折一只老鼠。摇摇熊来到小河边,花生和红豆掉出来了,又落进了安安鼠的锅。故事两次提到了接住东西的锅,这里就设计让幼儿结合对家里厨房的认识试着写出厨房里的其它容器。顺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摇摇熊来到灌木丛,莲子和龙眼又掉进了安安鼠的锅。从摇摇熊的袋子里掉出来的东西很多,要求幼儿进行回忆,从而训练幼 儿的记忆能力。故事最后,摇摇熊累了坐了下来,却闻到一股香味。摇摇熊会说什么呢?巧设提问,让幼儿根据文字的数字编号顺序念出一段文字,"‘是什么这么香?”让数字与相对应的文字联系起来,利于培养幼儿对事物关系的联系能力。教学的最后是进行识字游戏。通过游戏卡结合刚才的故事内容,让幼儿认读粥、洞和虹三个字。通过这么一个故事,串联起多个游戏活动,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寓教于乐,这就是好故事的魅力所在!那么,在游戏教学中应用故事有哪些注意事项呢?首先,故事内容本身要具有趣味性和丰富性。《安安鼠的锅》里的故事,故事中的摇摇熊以及安安鼠的直观形象幼儿都很喜欢,它从一开始就能够对幼儿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使幼儿有继续探究的欲望。其次,故事的内容应与游戏的内容相对应。针对每种类型的游戏教学,所需要的故事也是不一样的。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看到故事的每个环节都是与每个游戏的进行紧紧相扣的,如根据安安鼠的出现而设计的折纸游戏。最后,游戏为主,故事为辅。教师在游戏教学中,如果选择的故事较长,讲故事花的时间和精力较多,那么就会让人觉得这是一堂故事教学课,而非游戏教学。另外,虽然故事在游戏教学中起的是辅助作用,但也是需要讲究呈现的方式和技巧。教师讲故事的语速、语音语调、肢体语言以及丰富的表情变化都会对故事在游戏教学中的作用产生影响。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EB/OL].(2007-10-10)[2012-11-8].http://www.sedu.org.cn/n594041/n666805/22768.html.[2]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