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92 KB
- 2022-06-16 14:05:09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幼儿故事《三字经》幼儿故事《三字经》介绍自南宋以来,《三字经》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幼儿故事《三字经》在民国版本的基础上加了新中国的历史,使得本读物更加具有特色,幼儿故事《三字经》以讲故事的形式教育幼儿学习中国古典文化知识和部分现代知识,为幼儿未来成长打好端正的思想品德、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基本的知识基础。本读物非常适合3-6岁幼儿做启蒙教育,幼儿13岁以前记忆力极佳,是幼儿学习的黄金时段,家长在教育幼儿的同时,也会提高自身文化水平的修为。此读物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和故事,描述了《三字经》在启蒙、知识、经书、历史和劝学等方面的知识,本读物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阅读,青少年和成年人经常阅读本读物有利于提高本身文化修养,从而获得更高的成就,一个人未来的成就与他从小和长大所受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一:启蒙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幼儿教育:人刚刚生下来的时候,性情本来是善良的。每个人刚刚生下来的时候性情都是相近的,但由于环境和教育的不同,每个人后天的习性却相差非常远。人之初,性本善的来源性善的观点是由战国时期儒家“亚圣”孟子提出来的(孟子介绍见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相信每个人都有仁义之心,即良心,时至如今性善的观点一直影响着中国国学文化,中国人所谓的良心发现就是对性善的最好阐释。孟子还提出“四心说”来证明人之初,性本善。这四心分别是:恻隐之心,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羞恶之心,对发生的无耻事情表示羞耻;辞让之心,对他人的谦逊推让;是非之心,分辨是非得失的能力。下面用几个汶川大地震的故事来阐释“人之初,性本善”的道理。恻隐之心的故事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我国四川省汶川和北川地区,发生里氏8级特大地震,无数的汶川人和北川人瞬间失去了幸福的家园,无数的家庭瞬间变得支离破碎,灾害给地震灾区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各地电视台纷纷播放汶川地震现场和救援画面,当各地电视台播放汶川大地震现场悲惨画面,和汶川大地震援救感人画面的时候,全世界人们都感到同情甚至伤心,许多人都留下了同情的眼泪,很多人自觉捐款,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项和物品总计人民币592.49亿元(截至2008年7月31日12时止),并出现了许多的义工、老师和战士救人的感人故事,汶川大地震激发出了中国所有人的恻隐之心和辞让之心,中华民族空前团结。是非之心和羞恶之心的故事香港义工黄福荣曾经不顾家人的劝阻,毅然参加了“5.12”汶川大地震的救援义举,后来在2009年4月14日发生玉树地震时,黄福荣又义务参加了玉树地震救援,在进行救援孤儿院老师和学生的时候,黄福荣本来已经安全撤退,但是当黄福荣知道还有1名教师及3名学生逃避不及,而被压在倒塌的瓦砾堆中后,黄福荣全然不顾自身危险,立刻返回孤儿院救人,不久再次发生余震,部分摇摇constructionqualityacceptanceandassessmentRegulation(ProfessionalEdition)(DL/T5210.2-2009~DL/T5210.8-2009);1.9thequalitycheckoutandevaluationofelectricequipmentinstallationengineeringcode(DL/T5161.1-2002~5161.17-2002);1.10thenormsofconstructionsupervision,theelectricpowerconstructionsupervisionregulations
欲坠的房屋又倒塌了,黄福荣惨遭活埋,在送往医院之后不治身亡,献出了出了宝贵的生命。对于黄福荣舍已救人的英雄事迹,很多人对黄福荣的义举表示了崇高的敬意,有网络称黄福荣为“伟大的志愿者”,香港政务司司长唐英年代表香港政府对其家属表示沉重哀悼,并表达以最崇高的敬佩。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之际,2008年5月21日上午,网络上的一个视频瞬间激起了网民们的愤怒。许多人对一名女子的行为感到羞耻,该视频中一女子辱骂四川地震长达5分钟之久,视频中,这名女子脚翘在桌子上,不断的辱骂灾区人民。为什么呢?因为国务院规定,5月19日至21日为汶川地震哀悼日,全国停止一切娱乐活动,这名女子因为玩不了J5游戏,所以大骂灾区人民。据了解,该女子已被沈阳警方抓获。黄福荣和上述女子的不同行为引起了社会大众不同的情感,对黄福荣舍生救人行为的敬佩,对女子羞耻行为的愤怒,是对是非之心最好的解释。辞让之心的故事在汶川大地震四川德阳市汉旺镇东汽中学的救援现场,广东边防六支队医疗小分队的救援人员突然在一栋垮塌的四层教学楼内发现了两名16岁左右的中学生,这时距离灾难发生已过去了近80个小时。能在这么长的时间保持生命可以说得上是个奇迹,在倒塌的预制板中间夹着两名中学生,其中有一名男学生和一名女学生。其中男学生已经受伤严重,女学生轻微受伤。在救援人员抢救这两位学生的时候,男学生虽然受伤严重,但是坚持要救援队伍先救女学生,而那名女学生因为看到男学生伤情较重,死活不让救援人员先援救坚持自己,坚持要救援人员先救男学生。面对生命的抉择,小男孩和小女孩的相互谦让精神,再一次感动了现场救援人员和许多电视机前的人们,在救援人员的努力下小女孩被首先救了出来,据女孩自己介绍,她姓马,是该中学高二(二)班的学生,后来受伤严重的男孩也在救援人员的努力下被救了出来。有一个叫谭千秋的男教师,在发生地震时正在给东汽中学高二(一)班上政治课,谭老师在地震来临之时,临危不惧,冷静镇定,在教学楼倒塌那一瞬间,谭老师想到的是必须让自己的学生的生命得到保护,把自己的安全置之度外,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当救援人员挖开废墟的时候,四个学生得救了,谭老师却英勇的牺牲了,谭老师以崇高的谦让精神保护了自己的四个学生生命的故事,在全国广为流传。在汶川地震中四川省汶川县映秀小学在地震中坍塌,当时正在上课,有100多个小学生被压在了废墟下面。一些消防队员的战士在废墟中抢救出了十几个小学生和三十多具尸体,然而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因为余震和机吊操作发生了移动,随时有可能发生再次坍塌,再进入废墟救援十分的危险,几乎等于送死,当时的消防指挥下了死命令,让钻入废墟的人马上撤出来,要等到坍塌稳定后再进入,然而此时,几个刚才废墟出来的战士大叫又发现了活着的几个小学生。几个战士听见了就不管了,转头又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就发生了,一块巨大的混凝土块眼看就在往下陷,那几个往里转的战士马上给其他的战士死死拖住,两帮人在上面拉扯,最后废墟上的战士们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带,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小学生的战士就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constructionqualityacceptanceandassessmentRegulation(ProfessionalEdition)(DL/T5210.2-2009~DL/T5210.8-2009);1.9thequalitycheckoutandevaluationofelectricequipmentinstallationengineeringcode(DL/T5161.1-2002~5161.17-2002);1.10thenormsofconstructionsupervision,theelectricpowerconstructionsupervisionregulations
后来废墟发生第二次坍塌,那几名小学生也救出来了,但是只有一位小学生活着,那位跪下来哭喊的战士,在救援过程中自己也负了重伤,被送往医院医治。性相近,习相远:曹操四个儿子的故事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的观点,三国曹操共有25个儿子,本文利用曹操其中四个儿子的不同习性来表明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曹植天性善良喜爱诗书,富有才气。少年时就能落笔成章,应答敏捷,深得曹操宠爱,两百年后,南朝大诗人谢灵运评论说:“天下诗才共一石,曹子建(曹植)一人独占八斗,他谢灵运占一斗半,其余半斗天下人共分之。”这就是才高八斗的由来。曹丕生性凶残,文才也不错,不过他更喜欢舞刀弄枪,尤精剑术,而且曹丕个性霸道又多疑,为了得到帝位不惜至曹植于死地。曹操死后,曹丕当了皇帝。有一次曹丕找了个借口想要杀害曹植,让他在七步之内作一首诗,否则杀无赦。曹植就作了:“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明白了曹植这首诗的道理:曹植毕竟是自己的亲兄弟,如果杀了曹植将会被天下人耻笑,于是他将曹植软禁了起来,最终,曹植在哥哥的软禁下忧郁而死。曹彰生性勇猛,人称“黄须儿”,乃一员赫赫的猛将,武功万夫莫当。他可以左右开弓,在百步之外射中一根头发丝;他能徒手斗猛兽,用手臂缠住老虎尾巴,老虎竟然不敢动;他还能把一头小象按在地上,动弹不得。小儿子曹冲是个有名的神童,有一年有人送给曹操一只大象,曹操很想知道这只大象有多重,就叫他手下的官员想办法把大象称一称。这可是一件难事。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怎么称呢?那时候没有那么大的秤,官员们都围着大象发愁,谁也想不出秤大象的办法。这时曹冲站到大人面前说:“我有办法,我有办法!” 曹冲叫人牵了大象,跟着他到河边去。大象上了船,船就往下沉了一些。船在齐水面时在船身上划一道画线。画线划好了以后,曹冲又叫人把大象牵上岸来。这时候大船空着,大船就往上浮起一些来。接下来曹冲叫人挑了石块,装到大船上去,挑了一担又一担,大船又慢慢地往下沉了,画线齐了水面,就叫人把石块又一担一担地挑下船来。由于石头装上船和大象装上船,在同一条画线上,石头和大象是同样的重量;再把这些石块称一称,把所有石块的重量加起来,就把大象的重量秤出来了。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幼儿教育:如果一个人不严加教育,善良的禀性将会改变。教育的根本之道,贵在专注。苟不教,性乃迁:周处的故事西晋平西将军周处,从小死了父亲,由于缺乏家庭管教,周处从小性情非常暴躁,动不动就和人争斗,做任何事情都由着自己的性子,不讲道理也不顾后果。在村子里为所欲为,从来不把别人放在眼里。村里人非常讨厌他,把他和山上的猛虎、水里的蛟龙合称为“三害”。有一天,周处看到一些老人围坐在一起愁眉不展,一边叹气一边议论着什么。他走过去问:“现在天下太平,又丰收了,你们还有什么不高兴的呢?”其中一constructionqualityacceptanceandassessmentRegulation(ProfessionalEdition)(DL/T5210.2-2009~DL/T5210.8-2009);1.9thequalitycheckoutandevaluationofelectricequipmentinstallationengineeringcode(DL/T5161.1-2002~5161.17-2002);1.10thenormsofconstructionsupervision,theelectricpowerconstructionsupervisionregulations
个胆子大的老人说:“三害不除,人们哪会快乐呢?”周处忙问:“什么三害,快说给我听。”老人告诉他,一害是南山上的猛虎,二害是长桥下的蛟龙,第三害就是你周处。周处非常难过,决定除掉猛虎和蛟龙,他背着弓箭,带着钢刀,迈开大步,爬上了南山,用弓箭射死了张牙舞爪的猛虎。他又来到了长桥,纵身跳下了水,去擒拿蛟龙。那蛟龙异常凶猛,周处和它在水中搏斗起来,蛟龙顺水游下了几十里,周处紧追不舍,三天三夜没上岸。村里的人见周处一去不回,以为他与蛟龙同归于尽了,大家就互相道贺,庆祝三害已除。周处凭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最后杀死了蛟龙,爬上了岸,回到了村里。他一见大家正在庆祝三害已除,周处心里他难过极了,心想:“一个人被看作和吃人的老虎、害人的蛟龙一样,还有什么意思。他痛下决心,决定改过自新”。周处后来外出拜访了名师,在名师指点下,周处决定重新振作起来,改变了以前的所作所为,不再专横无理,尽心尽力帮助别人,尊老爱幼,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忠厚老实的人。周处这种勇于改过的行为,得到了乡邻的赞扬和拥护,后来有人推荐周处在吴国做了官,西晋灭吴后周处又出任晋朝的平西将军。周处为官清正,得到了百姓的好评。目前西晋平西将军周处的家族墓群,位于江苏省宜兴市周墓墩。教之道,贵以专:明朝唐伯虎学画的故事唐伯虎从小就喜欢画画,曾经拜明朝知名大画家沈周为师,在沈周老师的精心指点下,唐伯虎的画技有了非常大的进步。过了段时间唐伯虎觉得自己的画不比沈周差,唐伯虎决定出师回家,沈周同意了唐伯虎出师的请求,并做了一顿饭给唐伯虎送行。饭菜做好后,沈周把饭菜摆在一间小屋里。这间小屋非常奇怪,整个屋子没有一扇窗户,东西南北四面墙上各有4个房门。进屋后,唐伯虎好奇地顺着其他3个门朝外望去,但见门外花红柳绿,小桥流水。那潺潺地流水声和天空中小鸟的叫声似乎都能隐隐听到。唐伯虎心想:“难怪师父平时不让我进这间小屋,原来是怕我从这间小屋出去观赏屋外美景,游山玩水,影响了学业。”“伯虎”,唐伯虎正看得出神,就听师傅在身后说道:“竟然要出师了,也应该放松一下了,如果你想到后花园里去玩,就痛痛快快地玩去吧”!唐伯虎毕竟年轻不懂事,听师傅发了话,顾不上满桌的饭菜,转身朝一扇门跑去。因为他跑得太着急了,结果头碰在门格子上,门却没有碰开。他想,这扇门关得太紧了,我还是从另外一个门出去吧。那知在第二扇门前,他又让门格子碰了一下,还是没有把门撞开。到第三扇门时,唐伯虎稍微用了些力气,结果头上碰了个大包。唐伯虎连续3次碰壁,终于清醒,仔细一看,原来除他进的那道门外,其余3道“门”全是师傅沈周在墙壁上画的!唐伯虎顿时羞得满脸通红。从此以后,唐伯虎专心致志地跟师傅学习绘画技巧,再也不提出师的事了。唐伯虎在沈周的精心调教下,专心致志的学习绘画艺术,后来唐伯虎终于和沈周一样绘画技艺高超,成为中国历史上知名大画家之一。据说后来沈周答应了唐伯虎出师要求,唐伯虎为了答谢师傅的教育之恩,亲自下厨烧了几个小菜,准备宴请师傅和师娘。那知他刚把烧好的鱼端上餐桌,一只小花猫突然从门外蹿了进来,“呼”地一声跳上桌子就要吃鱼。唐伯虎一见急了,怒声骂道:“该死的小花猫,我师傅和师娘还没有吃呢,哪里轮得到你吃啊!”,唐伯虎就去赶这只小花猫,小花猫由于受到惊吓,“呼”地一声就往窗外constructionqualityacceptanceandassessmentRegulation(ProfessionalEdition)(DL/T5210.2-2009~DL/T5210.8-2009);1.9thequalitycheckoutandevaluationofelectricequipmentinstallationengineeringcode(DL/T5161.1-2002~5161.17-2002);1.10thenormsofconstructionsupervision,theelectricpowerconstructionsupervisionregulations
跳去,那知道小花猫接连跳了3扇窗户却连一个窗户也没有跳出去,只好转身“喵喵”地夹着尾巴从厨房门口逃了出去。原来,这3扇窗户全都是唐伯虎画在墙上的。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zhu)。幼儿教育: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选择邻居而住,是为了使儿子有一个好的环境学习。孟子逃学,她就砍断织布机上的梭子来教育儿子。孟母三迁和孟母教子的故事孟子3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孟母就把家搬到了父亲的墓地附近,以自己知道的知识教育孟子。因为周围是墓地,经常有人哭哭啼啼,小孟子也学着那些人,他们走来走去,小孟子也跟着他们,他们哭哭啼啼,小孟子也哭哭啼啼,孟母见了,想:“这个居住的地方不是很理想居住的地方”。于是,孟母决定搬家,小孟子一家搬到集市上一个屠夫家隔壁。结果小孟子也学着屠夫一样杀猪和卖肉,孟母怕影响孟子的习性。孟母又一次搬家了,这次,她搬到了学堂附近,孟子都看到上学的人举止文雅,落落大方,也学着读书演礼,孟母这才放下心来。小孟子很贪玩,有一次,他逃学回到家中,孟母生气地说:“还没放学,你怎么就回来了?”小孟子不敢作声。孟母生气地把织布机上的梭子砍断了。她说:“梭子断了,布就不能织了,学习也一样,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才能获得成功。”孟子听了母亲的话,从此努力读书,最终成为了儒家一代亚圣。孟母不仅重视客观环境对少年孟子的影响,而且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启发教育孟子。一次邻居家杀猪,小孟子问孟母:“邻居家为什么杀猪呢。”孟母回答:“是为了给你肉吃。”但是说完这句话后孟母后悔了,当时小孟子刚刚懂事,其实孟母只是随口说了个玩笑话,但是怕教会小孟子不讲信用的习惯,孟母不顾当时的家境贫困还是把肉买给小孟子吃了。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幼儿教育:五代时,燕山人窦燕山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全部科举成名。五子登科的故事据说:年轻时的窦燕山为人不好,做事缺德,结果得了报应到了30岁,还没有娶妻生子。一天晚上窦燕山做梦,梦到他死去的父亲对他说:“窦燕山你心术不好,品德不正,如果不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不仅一辈子没有老婆和儿女,也会短命,你要赶快改过从善,只有这样才能挽回天命,改过呈祥。”醒过来后,窦燕山接受了父亲教育,决定痛改前非,30岁之后的窦燕山一生中大行善事,并娶了一房妻子,后来还开了私塾,有的人家,因为没有钱送孩子到私塾读书,他就主动把孩子接来,免收学费。后来他的妻子连续生下了五个儿子。他把全部精力用在培养教育儿子身上,在他悉心培养教育下,五个儿子都成为有用之才,先后登科及第当了大官。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幼儿教育: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constructionqualityacceptanceandassessmentRegulation(ProfessionalEdition)(DL/T5210.2-2009~DL/T5210.8-2009);1.9thequalitycheckoutandevaluationofelectricequipmentinstallationengineeringcode(DL/T5161.1-2002~5161.17-2002);1.10thenormsofconstructionsupervision,theelectricpowerconstructionsupervisionregulations
父亲教子的正面故事:文仪教子文天祥是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在科举考试中高中状元,位居南宋丞相,文天祥的父亲文仪学识渊博,名闻乡里,但他不喜欢做官,只愿意在家乡以教书为乐。在文天祥、文壁兄弟二人懂事时,文仪开始认真地教两个孩子读书、写字。文仪很疼爱这两个孩子,但对他们的学习,却从不因此而放松要求。一次,兄弟俩没有完成文仪交待的背诵任务,被文仪毫不客气地惩罚了一顿,小兄弟俩吓得再也不敢怠慢,一旦父亲安排写字和背诵,他们就用心地写呀背呀。 为了扩大孩子的知识面,文仪请私塾的名师到家里给文天祥兄弟俩授课。后来由于家庭经济拮据,请不起名师,文仪就亲自给孩子授课。白天授课,晚上闲暇时间,文仪还要求孩子背诵,并且达到能理解课文的程度。为了提高孩子对课文的领悟能力,文仪不厌其烦,遇到孩子不懂的地方,就一遍遍地仔细耐心讲解,直到孩子理解、领悟为止。文仪到底是懂得一些教育孩子方法的。在教孩子读书写字的同时,他要求孩子把课文中的重点、难点、格言、警句,都一一抄写下来贴在书斋的墙壁上,以便每天都能看到。在几年的时间里,文仪家里收藏的书几乎都被文天祥读遍了。文仪拿出家中不多的钱去买书给孩子读;没钱的时候,文仪就去典当自己的衣服换钱给孩子买书读。文仪教孩子读书的故事在南宋时期传为佳话。备注:幼儿故事《三字经》历史篇,有非常感人的文天祥的故事。父亲教子的反面故事:少年犯北京一个叫王洪的不满17岁的少年犯,因犯绑架勒索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在法庭上,他认罪服法。但是,他却向审判长请求把他送往遥远的边疆,他希望永远不要再见到他的亲生父母!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为何如此仇视自己的亲生父母?他的父母为何让他如此伤心欲绝? 原来王洪的父母都是农民,为脱贫致富,在王洪读初中一年级的时候,便借钱买车做起了长途客运生意。父亲开车,母亲售票,早出晚归,因此没有时间对王洪进行教育,王洪从初一下学期起开始经常旷课,最后干脆不上学了。而父母对于儿子的弃学,完全不理会继续忙着做自己的客运生意。王洪退学后,由于交友不善,在15岁时因抢劫罪曾经被判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如果这时王洪的父母能够及时醒悟,对王洪进行思想教育,王洪还是会成为有用的人才的。遗憾的是儿子的犯罪,也没能改变他们心态,继续做他们的客运生意,继续对王洪的教育置之不理。王洪刑满释放回到日夜盼望的家中,希望自己能改过自新,他本来有很多话想对父母讲,想听听父母对他今后的打算,为他出出主意。但是父母见到儿子还是没有进行沟通和思想教育,继续他们的客运生意,好像客运生意比儿子成长更为重要,他们没有给儿子安排日后的出路,父母的冷漠,使王洪心灰意冷,把心里想说的话咽到肚里,从此离家出走,结果不久后就犯下了更严重的罪孽。 教不严,师之惰:朱元璋请师教子朱元璋称帝后,出于自己以前没有条件受高等教育的遗憾,竭力要让儿子们享受优质教育。于是请一代名儒李希颜入宫教学,李希颜为人耿直清高,也非常敬业,对于皇子视同普通学生,一次为维护课堂纪律,用戒尺将一位朱元璋非常喜爱的小皇子的脑袋打了一个大包。constructionqualityacceptanceandassessmentRegulation(ProfessionalEdition)(DL/T5210.2-2009~DL/T5210.8-2009);1.9thequalitycheckoutandevaluationofelectricequipmentinstallationengineeringcode(DL/T5161.1-2002~5161.17-2002);1.10thenormsofconstructionsupervision,theelectricpowerconstructionsupervisionregulations
小皇子跑到朱元璋那里去告状,朱元璋就发火了,是我给你脸,让你来当老师,你自以为是,还敢打我儿子,这还了得!准备要治李希颜先生的罪。这个时候,朱元璋的原配夫人马皇后,马皇后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但非常通情达理,马皇后在一旁就劝朱元璋:“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问问这孩子,老师为什么要打他”?孩子说:“我不好好背书”。马皇后说:“那你就该揍”!她对朱元璋说:“李先生是以圣人之道,以一种严格的态度来教育我们的孩子,也是为了你的江山社稷,我们应该感谢李先生才对,怎么能责怪他呢?”经过马皇后一段劝解之后,朱元璋终于醒悟:严师难得,尤其在帝王之家。后来李希颜不但没有受罚,还很快升了职。在这种教育氛围中,朱元璋儿子们都非常有才学道德,例如:太子朱标十分孝顺懂礼,燕王朱棣非常有才华,成为一代明君明成祖。当然现代教育建议老师和家长不要以体罚为手段,来教育孩子,而是应该以其他严格教育孩子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学习。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幼儿教育: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子不学,非所宜:李嘉诚的书屋童年时期的李嘉诚家里有个小书屋。童年时期的李嘉诚非常热爱学习,在父亲允许下,李嘉诚每天放学以后,李嘉诚就进入小书屋爱看书,从此书就成为了李嘉诚的精神世界,书里有着他许多从来就不知道的事物,书里教会了他为人处事的道理。李嘉诚每天都如痴如醉地看书,海阔天空地思考着天南地北的问题。在小书屋里,他的全部天赋发挥得淋漓尽致,书本给李嘉诚带来了非常多的知识。 时至今李嘉诚还记得,父亲对他的教诲。一天,父亲领他来到这间书屋,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诚儿,这是咱家几代人的书库,你伯父、我和你叔叔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我希望你能认真理解父亲带你来这里的意义,我也知道你能体会为父的深意。”从此以后,读书成为李嘉诚的生命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看书越多,他越觉得自己知识的贫乏,便越是废寝忘食,如饥似渴地学习。父亲李云经引导他,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向他解释着:“有哪些问题他可能读不懂,又有哪些地方会难解释”。更令李嘉诚难忘的是父亲陪他灯下一起夜读,随时答疑,给了他非常大的激励。李嘉诚从小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李嘉诚后期创业打好了结实的基础,最终李嘉诚创办了长江实业集团,2012年福布斯富豪榜中,李嘉诚财富排名全球第九,并成为了亚洲首富,如果李嘉诚没有养成小时候爱学习的习惯,也许就不能获得现在这么大的成就。 幼不学,老何为:孔子习字的故事孔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带着他过着贫寒的生活。孔子五岁的时候,因为家里没钱送他去学堂学习,所以妈妈就在家里教他学习,妈妈用木棍教孔子在地上写字。但是妈妈平时又要忙家务,又要干活赚钱,所以每次只能教孔子两遍字,就去做别的事情。孔子虽然独自练习,但非常自觉,不但把新学的字练上好几十遍,还把以前学过的字重新练习几十遍。constructionqualityacceptanceandassessmentRegulation(ProfessionalEdition)(DL/T5210.2-2009~DL/T5210.8-2009);1.9thequalitycheckoutandevaluationofelectricequipmentinstallationengineeringcode(DL/T5161.1-2002~5161.17-2002);1.10thenormsofconstructionsupervision,theelectricpowerconstructionsupervisionregulations
一天,邻居家的的小孩来找孔子玩,看到他用一根木棍在院子里的大树下低头画着什么,就好奇地问:“你在画什么呀?我们一起出去玩吧!”孔子却摇摇头说:“我今天的字还没练好呢!”就这样,孔子很小就认识了很多字,到了十几岁,就已经把家里的书读过不知多少遍了,而邻居的小孩什么由于没有孔子爱学习,一直到老都没有太大作为,最终成了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孔子从小热爱学习领悟很多知识,孔子30岁开始收徒讲学,孔子一生教育了3000多个学生,其中得意门生72人,后来孔子编订了《春秋》和《十翼》,修订了“五经“等书籍,孔子的弟子们根据孔子平时讲义编定了《论语》,孔子最终成为儒家学派的祖师,被儒家尊称为孔圣人。孔子的后代子孙。历朝历代都享受着部长级别的待遇,儒家文化享誉全球。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幼儿教育: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如果不去学习,就不会懂得礼仪,就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玉不琢,不成器:和氏璧的故事传说春秋时期,楚人卞和在楚山发现一块非常好的玉璞,卞和将这块玉璞献给楚厉王。然而经过玉工辨认,玉璞竟然被判定为石头,楚厉王认为卞和欺骗他,所以下令砍断卞和左脚,逐出国都,后来楚武王即位,卞和又将玉璞献上,玉工仍然认为玉璞是块石头,可怜卞和又因欺君之罪被砍去右脚。 楚文王即位后,卞和怀揣着玉璞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以致满眼溢血。楚文王很奇怪,就派人问他:“天下被砍断脚的人很多,为什么只有你如此悲伤”?卞和感叹道:“我并不是因为被砍掉脚而伤心,而是因为宝石被看作石头,忠贞之士被当作欺君之臣,是为了是非颠倒而痛心啊”!这次楚文王找来玉工精心剖璞和雕琢这块玉璞,结果得到了一块完美无瑕的美玉。为奖励卞和的忠诚,美玉被命名为“和氏之璧”,这就是后世传说的“和氏璧”,如果卞和的玉璞没有进行精心剖璞和雕琢,也许这块玉璞就永远被人们认为是块石头,这个世界上恐怕就没有“和氏璧”了。人不学,不知义:伤仲永的故事金溪有个平民叫方仲永,世代从事于农业生产。方仲永长到五岁的时候,不曾认识书写工具。有一天仲永忽然大哭大闹和父母要书写工具。方仲永的父亲对此感到惊讶,就和邻居借来笔墨纸砚给他,方仲永立即书写诗歌四句,并且在诗后署下了自己的名字。方仲永的父亲把方仲永的诗传递给全乡有学识和优秀的人士欣赏。大家都夸方仲永的诗句写的好。从此以后,只要有人指定事物叫方仲永写诗,方仲永便立刻完成,他写的诗句的文采和道理都有非常值得观赏的地方。同乡的人感到惊奇,渐渐的用宾客的礼节款待他的父亲,有的人用甚至钱讨取方仲永的诗作。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是有利的,每天强拉着方仲永到处拜访同乡的人,不让他学习。王安石听说这件事很久了。后来,王安石跟随他的父亲回家,在舅舅家见到了方仲永,当时方仲永已经十二三岁了。王安石让他作诗,作出的诗已经不能符合以前的传闻了。又过了七年,王安石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王安石又问方仲永的事情,舅舅说:“方仲永的才能已经消失尽净,成为了普通的人了。”constructionqualityacceptanceandassessmentRegulation(ProfessionalEdition)(DL/T5210.2-2009~DL/T5210.8-2009);1.9thequalitycheckoutandevaluationofelectricequipmentinstallationengineeringcode(DL/T5161.1-2002~5161.17-2002);1.10thenormsofconstructionsupervision,theelectricpowerconstructionsupervisionregulations
王安石说:方仲永的聪慧,是天生的。他天生聪明,远胜过有才能的其他人。他最终成为平常人,是因为它后来没有受到好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后天不受到教育,尚且成为平常人;现在那些天生不聪明的人,本来就是平常人,后天又不接受教育,就不更加成为平常人了吗?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幼儿教育: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大文豪鲁迅和启蒙老师寿镜吾鲁迅十二岁时到三味书屋跟随寿镜吾先生读书,鲁迅从1893到1898年前后共六年跟随寿镜吾老师学习。鲁迅从小就对寿镜吾非常尊敬。认为他是个极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寿镜吾是为很慈祥的老师。寿镜吾对鲁迅启蒙教育非常重要,给鲁迅后来的的文学成就打下了结实的基础。寿镜吾非常教学严,寿镜吾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他经常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有一次鲁迅父亲病重,急需一种三年以上陈仓米,鲁迅多方请求帮助但是没有结果,便把这件事告知了寿镜吾先生,几天后寿镜吾先生自己背了米送到鲁迅家里。鲁迅对启蒙老师寿镜吾一直很尊敬,无论求学南京,还是留学日本,或入京工作,只要回乡便不忘去看望寿镜吾先生。1898年18岁的鲁迅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看望寿镜吾先生。1902年至1909年,在东渡日本留学的8年间,他经常写信向寿镜吾老师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情况。1906年他奉母命从日本回乡完婚,仅在家十天,也要去寿镜吾先生家坐一坐。1912年进京工作后仍与其保持书信联系,1915年底寿夫人病逝,鲁迅又主动送挽帐致哀。宋庆龄幼年交友的故事宋庆龄小时侯,一天,全家要到伯伯家做客,走到大门时,宋庆龄突然停下脚步。“怎么了,孩子?”爸爸奇怪地问。“我不能去了。我已经答应过小珍,今天上午教她弹钢琴。”宋庆龄答道。小珍是宋庆龄的同学。“哦,原来是这样。”父亲松了口气。“以后再教她好吗?今天下午,或者明天,不都可以吗?”“不行不行,我跟她约好的。”宋庆龄忙说。“不要紧,明天再向她解释一下,要不,道个歉也可以嘛。”爸爸继续劝说着。“不,你说过,做人要守信用。要是我忘记了约会,明天向她道歉是可以的。可是,我并没有忘记呀,我不能言而无信。”宋庆龄坚定地说。宋庆龄送家里人出门后,一个人回到房间里,耐心地等候起来。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钢琴,平时很熟的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可是,直到全家人吃过午饭回来,小珍也没有来。妈妈心疼地说:“我的女儿一个人在家,该多没意思啊。”宋庆龄仰起脸回答道:“一个人在家,是很寂寞。可是,我还是觉得很快活,因为,我坚守了对小珍的承诺”。宋庆龄信守诺言,宁可不去伯伯家看做客,也要等候小珍,而且空等一天也甘心,这是守信用的表现。虽然小珍最后没有赴约,但是这个小故事表现了宋庆龄幼年时代,就懂得坚守信用的高修养素质。constructionqualityacceptanceandassessmentRegulation(ProfessionalEdition)(DL/T5210.2-2009~DL/T5210.8-2009);1.9thequalitycheckoutandevaluationofelectricequipmentinstallationengineeringcode(DL/T5161.1-2002~5161.17-2002);1.10thenormsofconstructionsupervision,theelectricpowerconstructionsupervisionregulations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幼儿教育: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孝顺父母是儿女应该做到的。孝子黄香的故事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来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古时候是没有空调和暖气来取暖的,也没有空调和电扇来解热的,寒冷的冬天,为了不让父亲冷到。黄香就躺在被窝里把被窝暖热后在给父亲睡觉,炎热的夏天黄香就用扇子吧凉席和枕头扇凉后给父亲睡觉。人们都说,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爱百姓,爱自己的国家。黄香后来被太守刘护召为门下孝子,并受到皇帝的接见,黄香长大后出任魏郡太守,魏郡遭受水灾时,黄香倾尽其所有财务赈济灾民,被誉为“天下无双,江夏黄香”,黄香为当地老百姓做的好事数不胜数,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古流传。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幼儿教育: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是孔子第20代孙辈,东汉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有一天,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挑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吃,谁知道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最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吃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孔融让梨的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弟弟或妹妹的人,必须尊重和友爱自己的哥哥或姐姐,当然当哥哥或姐姐的人也必须爱护自己的弟弟或妹妹。兄妹的故事有一对兄妹,哥哥8岁,妹妹6岁,兄妹两人自幼父母双亡,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就相依为命,可是悲剧也发生了,妹妹突然染上一种重病,虽然医院免去了手术费,可是还要需要血,可是血库的血不够, 因为他们是兄妹,所以血型一样,医生问哥哥,你愿意给你妹妹献血吗?小男孩想了想,就点点头答应了。 后来手术非常成功,小男孩躺在病床上问医生:“我还能活多久”? 医生和医院的人都愣了。这么小的男孩心里以为抽血会死去,可是他宁愿死去也愿意给妹妹输血,医生拍拍男孩的脑袋说;“你不会死的,你可以活100岁。” 男孩突然很高兴的说:“我把我的血给妹妹一半,我们一人活50岁”!医院的人再一次的愣住,同时被深深感动了,一个8岁的小孩心里既然会有这样的想法,真是让人想不到。 这篇故事里面哥哥对妹妹的关爱,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不论是做哥哥或姐constructionqualityacceptanceandassessmentRegulation(ProfessionalEdition)(DL/T5210.2-2009~DL/T5210.8-2009);1.9thequalitycheckoutandevaluationofelectricequipmentinstallationengineeringcode(DL/T5161.1-2002~5161.17-2002);1.10thenormsofconstructionsupervision,theelectricpowerconstructionsupervisionregulations
姐的人,都必须学会这篇故事里面的哥哥关爱妹妹的精神,做哥哥或姐姐的人,从小在各方面就应该关爱弟弟或妹妹。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幼儿教育: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孝子黄庭坚黄庭坚北宋知名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出生于今天的江西修水县。黄庭坚是个孝子,他秉性非常孝顺,自小侍奉父母极真诚而且无微不至。因为母亲有洁癖,受不了马桶的异味,所以他从小就每天亲自倾倒并清洗母亲所使用的马桶,数十年如一日。即使后来做了大官,也丝毫未尝忽略照顾和侍奉母亲,尽管当时仆从非常多,完全不用亲自为母亲清洗马桶,但是他认为孝敬父母是为人子女应该亲自该的事情,不可以委托他人之手,依然全心全意服侍他的父母。当母亲病危的时候,黄庭坚长期更换衣服,日夜侍奉在病榻前,而且亲自浅尝汤药,时时刻刻孝敬她的母亲。所以在史书上,苏东坡赞叹他“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意思是说他的文章非常美妙和雄伟,文章的绝妙之处在当代是没有人可以和他相比较的,而且他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情操,是可以和古人相媲美的。 陈昉百犬 宋朝的时候,有个读书人叫陈昉。他家十三世的子子孙孙都同住在一起,家里共有七百余口人。他们遵守祖宗的遗训,不分家,也不请佣人,所有的活都自己做。不论那女老少都和睦相处,所有的人都非常开心的生活在一起。他们家每次吃饭,都是七百口人聚在一起吃,如果有一个人没有到场大家都要等他到场后才吃饭,吃饭的场面相当热闹。陈家孝悌的风范,甚至教化了他们家的狗群,他们家养了差不多一百只狗,这一百只狗也像主人一样,一定要等到所有的狗全部到齐了才开始用食。一只狗没有到场,其他的狗也不吃东西。陈昉百犬的故事甚至感动了皇上,为了表彰这种孝悌之风,皇上免去了他们这一家族所有的徭役,后来陈昉家族发展到三千多人共聚一堂。constructionqualityacceptanceandassessmentRegulation(ProfessionalEdition)(DL/T5210.2-2009~DL/T5210.8-2009);1.9thequalitycheckoutandevaluationofelectricequipmentinstallationengineeringcode(DL/T5161.1-2002~5161.17-2002);1.10thenormsofconstructionsupervision,theelectricpowerconstructionsupervisionregul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