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0 KB
- 2022-12-31 13:31:19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洗手绢》评课稿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由于年龄小,而表现出了活泼、好动、模仿力与表现力强的身心特点,因此教师在执教该年龄段的孩子时,要善于利用音乐的元素,让他们在游戏中去感受音乐,学唱歌曲。在本次协作组活动中,所执教的是一年级的《洗手绢》;老师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开展课堂教学,只见课堂上学生快乐地舞蹈着,声情并茂地演唱着,无不享受着音乐带来的愉快体验。 首先在组织教学方面,老师都别出心裁地设计了这一环节。陈老师通过让学生进行发声练习,表现律动,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唱歌方式,而且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这不禁让我想到在自己的音乐课堂上,仿佛学生都在上上课前整整齐齐地排着队伍来到音乐教室后就立刻进入了课堂学习,有时候还会因为晚到教室而受到批评,试问这样的气氛他们能带着轻松自在的心情感受音乐课带来的乐趣吗?不!如果说课堂教学过程是核心,那么组织课堂教学则是基础。
其次在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上,都是认真地分析教材,整合了该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出了从节奏游戏—重难点乐句学唱—整体感受歌曲—学唱歌曲—表现歌曲这一教学思路,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显得清晰,有条不紊。在上《洗手绢》这一课中,节奏练习是本堂课的一个亮点,学生通过模仿各种劳动时的声音,根据教师所出示的节奏型,创编劳动节奏,并且教师引导学生能把不同的劳动节奏进行合奏,学生在这一环节中对于节奏的学习进一步得到掌握。但是在学唱歌曲这一环节中,教师让学生一遍遍地学唱歌曲,对于学生演唱时的声音关注地不够,以致学生出现一味地喊唱现象。我想如果教师能从劳动时的心情去引导学生演唱歌曲,解决难点节奏,最后把歌词的创编环节用之前的节奏练习来取代,通过不同的节奏为歌曲伴奏,这样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则会显得更为充实,生动。不过在最后的欣赏音乐作品这一环节时,学生在短促的时间里欣赏了两遍音乐,而对于音乐作品所描述的形象,仅限于教师的讲解。所以老师能在教唱歌曲环节中减少点精益求精,留出相对够得时间让学生去感受音乐作品,让学生通过对音乐基本要素的感受,去体会作品所表现的音乐形象,这样整堂课就显得更加地紧凑,有效。 最后在教师的自身素质方面,老师那亲切的教学语言,优美大方地教学体态,深厚的教学基本功,都无疑为课堂上增添了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