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造伞》(语文) 25页

  • 4.75 MB
  • 2022-06-16 12:16:37 发布

《鲁班造伞》(语文)

  • 2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畅言教育本课时编写:淮北市周磊老师第四单元·第十三课鲁班造伞 教学目标1、认识“鲁、匠、淋、亭”等14个生字,会写“顶、忽、湖”等8个生字及“躲藏、观赏、追逐”等词语;2、默读课文,了解鲁班造伞的经过,体会鲁班是怎样观察,乐于动脑动手的;3、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乐于思考,勇于实践,取得成功。 导入新课鲁班,姬姓,公输氏,名般。春秋时期鲁国人。“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鲁班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钻、刨子、铲子、曲尺,划线用的墨斗,据说都是鲁班发明的。 导入新课锯子刨子钻 导入新课曲尺墨斗 导入新课鲁班造伞 认读生字lǔjiànglíntíngshǎngfùxī鲁匠淋亭赏附嬉zhúmàiluòjiàméngchēngfù逐脉络架蒙撑复 著名木匠躲藏创造亭子观赏脉络雨珠游玩撑开游遍需要追逐西湖挡雨嬉闹兴奋词语积累鲁班造伞日晒雨淋 课时作业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抄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自学提示1、认真仔细阅读课文。2、思考:鲁班怎么想到要造伞的,为了造伞,他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结果怎样?3、画出相关的词句,先独立思考后,再与好朋友交流。 鲁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木匠,他有许多发明创造。传说,伞就是他发明的。精读感悟 有一天,鲁班和妹妹到西湖游玩。忽然下起了大雨,游人被淋得四处躲藏。雨中的西湖山青水绿,更加迷人了。“唉!”妹妹叹了口气说,“要是在雨天也能游西湖多好哇!”鲁班说:“我在湖边盖几个小亭子,人们坐在亭子里观赏风景,就不怕日晒雨淋了。”妹妹说:“可是坐在小亭子里,只能看见附近的景色。要游遍整个西湖,得需要多少亭子啊!”鲁班想:“妹妹说得有道理,要是能造出一种既能挡雨又能带着走的东西,该多好哇!”精读感悟 精读感悟 精读感悟 忽然,雨中传来一阵孩子们的嬉闹声。鲁班抬头一看,只见一群小孩儿正在雨里追逐玩耍。他们每个人头上都顶着一片荷叶。那些落在荷叶上的雨珠,顺着荷叶脉络不停地向四周流去。精读感悟 精读感悟 精读感悟 鲁班跑回家,照着荷叶的样子,先用竹条扎好架子,再蒙上羊皮……妹妹试了试,说:“要是能在用的时候把它撑开,不用的时候又能折起来,就更好了。”鲁班眼睛一亮,说:“对!”他又反复试了许多次,终于造出了能开能合的伞。精读感悟 精读感悟 鲁班造伞原理:竹条扎好的架子相当于荷叶()蒙上的羊皮相当于荷叶的()精读感悟脉络叶面 鲁班为什么能造出伞来呢?讨论交流勤于观察,乐于思考,勇于实践,才能取得成功。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总结感悟 湖顶忽匠游奋景因生字学习dǐnghúhūjiàngyóufènjǐngyīn 布置作业回去把鲁班造伞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